首页> 中文学位 >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各代表性指数板块影响研究
【6h】

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各代表性指数板块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1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1.1.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况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研究意义

1.2.2研究目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4研究内容安排

2.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

2.1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

2.2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

2.2.1利率贴现模型

2.2.2政策信号效应

2.2.3企业融资成本影响

2.2.4资产调整效应

2.3存款准备金变动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

2.3.1宣示效应

2.3.2货币供应量效应

2.3.3市场利率效应

2.3.4市场结构效应

3.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股票价格

3.1事件研究法

3.1.1事件的定义和窗口期的选择

3.1.2收益计算

3.1.3统计检验

3.1.4结果解释

3.2存款准备金调整对股票市场整体影响的实证分析

3.2.1信息泄露性检验

3.2.2政策有效性检验

3.2.3市场有效性检验

3.3存款准备金调整对各代表性指数板块影响的实证分析

3.4实证结果原因分析

3.4.1外部时滞

3.4.2预期效应

3.4.3传导效率低下

4.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

4.1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各代表性指数板块影响的实证分析

4.1.1数据的处理与单位根检验

4.1.2 Johansen协整检验

4.1.3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4.1.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1.5脉冲响应

4.1.6方差分解

4.2实证结果原因分析

5.1研究结果

5.1.1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5.1.2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5.2小结

5.3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在各国资本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发重要。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打开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促进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但与此同时,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也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如1929年美国股市的破灭以及21世纪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都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期间进行了股权分制改革、B股市场的建立,创业板的推出,QFII的引入以及沪港通的推出等。股票市场在此期间也经历了大起大落,而货币政策作为一围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股票市场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央银行推出了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一方面激活了我国经济,推动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上涨,另一方面也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迫使我国中央银行不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缩流动性。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央银行更多的是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对宏观经济进行微调,经济的下滑加上流动性的相对紧缩也导致了我围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股市也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因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不要将股票市场纳入考虑范围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截至2014年末,中国资本市场2592家上市公司A股市值总规模达到37.11万亿元,在书写A股市场有史以来最高纪录的同时总市值已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大股市。与此同时,中国股票市场各类投资者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QFII的进入宣示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正在对外渐渐打开,沪港通的开通预示着未来内地与香港将进行更多的资本流通。面对日益复杂的投资环境以及日益增多的股票投资需求,就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就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根据传统的金融理论,货币政策是引导资金流向的重要手段,而资金又是推动股票市场涨跌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下的,它对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要求很高,而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离成熟市场还有很大差距,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冈而传统经济理论研究结果是否与中国市场现状相吻合还有待深入研究。投资者是否应该根据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来进行股票交易,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将股票市场纳入货币政策制定考量范围内都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出货币政策调整是否会对股票市场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当前的货币政策越来越追求调控的精准度,常常需要进行定向调控,所以,本文希望通过探求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对各代表性指数板块的影响,进而分析当前货币政策对市场各组成部分的影响效果。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关系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介绍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及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情况,突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希望通过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为今后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据,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为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各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效应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各种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可能造成的影响,也为后文实证研究提供了对比参考,进而探求实际影响与理论影响不同的原因,为我国改进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效应提供参考。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分别对存款准备金调整与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市影响做了实证分析。关于存款准备金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采取了事件研究法,首先以上证指数作为我国股票市场整体情况代表,检验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的信息泄露情况、政策效果以及市场有效性状况,发现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来说并不存在明显的信息泄露现象,但市场有效性不高,并未达到半强势有效市场标准,市场对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反应不够灵敏和准确。其后以各代表性指数板块做了相应的对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存款准备金调整对各板块影响有所不同,但效果都不明显,存款准备金调整政策效应不强。关于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采用了VAR模型,构建了两组代表性指数板块进行研究,分别是创业板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以及地产指数与零售指数,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创业板指数有着显著的影响,地产板块指数主要受到市场利率冲击的影响,而零售板块指数则与代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采购经理指数关系较为密切。  第四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得出无论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还是调整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均不是很显著,这表明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效应并不明显,股票市场运行机制还不是很健全,这也使得投资者很难根据货币政策变动来进行相应的资产配置;同样,对于中央银行而言,这意味着意图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干预股票市场的行为是无效的,因此,目前中央银行不适合将股票市场纳入货币政策制定的考虑范围之中。  从研究结果看,总体来说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不大,可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方面原因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率还比较低下,导致传导过程中会出现时滞。货币政策要想有效的通过股票市场进行传导,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是股票投资占投资者可投资资产较大比重,第二是具有成熟的股票市场。虽然当前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股票投资金额以及股票资产占可投资资产比重都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使得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波动并不敏感。与此同时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比重较小,中小投资者占有很大比重,相比于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在信息的理解度与反应速度方面都具有劣势,这就导致了我国股票市场很多时候并不能对信息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并且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还不健全,市场中同时存在着A股、B股以及港股等多种相对分割股票市场,虽然推出了沪港通以求加快两地股市的融合,但受到交易条件的限制,交易量并不大,各市场的资金仍然不能完全自由流动。  第二方面原因是当前很多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已被投资者所预期到,政策效果已提前反应。近年来中央银行很多货币政策调整都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外部疲软的经济环境,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在此期间中央银行通过降准降息不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以缓解企业资金需求紧张的局面。随着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执行,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和流动性过剩现象,中央银行为抑制经济过热的局面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出台了一系列信贷紧缩政策。进入2014年,随着外部需求的减弱和本国经济的转型,我国经济出现了低增长低通胀的局面,GDP增长率也创下近些年来的新低,为抑制经济进一步下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我国在2015年初,时隔两年多重新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调整。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年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都是基于特殊的经济背景,很多政策都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这也使得货币政策意图容易被投资者所提前预期到,导致政策实际推出后市场并未产生应有的反应。  本文在研究中创新的采用了两组代表性指数板块进行对比,分别为沪深300指数与创业板指数以及零售指数与地产指数。由于沪深300指数通常由大型企业构成,创业板指数主要由中小型企业构成,因而希望通过研究这两者对同种货币政策的不同反应,来探寻货币政策对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零售行业普遍现金流量比较充足,较少受到资金面波动的影响,而地产行业普遍具有高负债特点,对资金面变化极为敏感,因而希望通过研究这两者对同种货币政策的不同反应,来探求货币政策对资金需求不同企业冲击的差异。  因个人能力有限,在进行分析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由于本文实证研究选取了创业板指数作为研究对象,所以研究的时间段也取在创业板指数开始时,这就造成了样本数量不够充足,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造成一定的偏差。  (2)在进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冲击时,并没有结合那个时期特有的经济环境和考虑预期冈素的影响,这可能造成股票价格的实际反映的偏差。  (3)本文选取了M2作为货币供应量变化的指标为研究对象,但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越来越多的货币超出了M2的范畴,并且存在着其他金融产品共同影响着市场资金面的情况,而它们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并没有考虑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