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Ⅰ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6h】

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Ⅰ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湿地公园建设概述

1.1.1 湿地定义

1.1.2 湿地公园的概念

1.1.3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

1.2 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改造案例分析

1.2.1 工业废弃地的概念

1.2.2 工业废弃地的危害

1.2.3 工业废弃地改造的必要性

1.2.4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的原则与技术

1.2.5 国内外废弃地景观重建实例分析

第二章 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Ⅰ期)工程建设

2.1 湿地公园概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公园建设总体规划

2.1.3 钢渣地改造的主要措施

2.2 项目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2.2.1 研究目的意义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方法

2.3 本项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Ⅰ期)土壤修复效果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3.1.2 样品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改造前后公园土壤pH、EC 值变化

3.2.2 改造前后公园土壤主要重金属含量变化规律

第四章 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Ⅰ期)树木重金属富集特征的研究

4.1 树木种类及生长状况调查

4.1.1 公园树种种类及组成

4.1.2 公园树种生长状况

4.2 树种叶片重金属富集特征分析

第五章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Ⅰ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5.1 植物配置模式调查

5.1.1 陆生类植物配置模式

5.1.2 湿地生长类配置模式

5.1.3 水生类植物配置模式

5.2 植物配置模式评价

5.3 生态景观质量评价问卷调查

5.3.1 调查结果统计

5.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Ⅱ期)建设规划建议

6.1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Ⅱ期)规划建设总体方案及目标

6.2 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Ⅱ期)建设方案的修订

6.2.1 土壤改良技术

6.2.2 适宜树种选择

6.2.3 植物配置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工业废弃地(金属钢渣地)改造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外业实地调查、室内植物和土壤样品分析和市民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上海市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Ⅰ期建设绿地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pH值和EC值周年变化规律,以及6种代表性植物香樟、火棘、枸骨、雪松、广玉兰和银杏地上部分对8种重金属的富集特征,主要树种生长状况及植物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公园Ⅰ期建设工程区域内未改造钢渣土壤状况较差,不适合植物正常生长。重金属含量Cd平均值0.7451mg/kg,超标1.24倍,超标率60%;其它6种金属含量低于上海市、宝山区土壤环境背景平均值;对照样土壤pH值(11.0-13.19)呈强碱性;EC值与pH值变化规律呈正向关联。2)土壤改良2年后的重金属含量及pH值、EC值变化:6个种植区域土层深度为50cm土壤重金属含量Cd下降20%;Cr、Zn分别增加87%、230%,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它重金属含量变化不明显;各区纵向比较,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深度呈正相关。50cm深度土壤pH值2008年为9.06,2009年为8.10,碱性减弱10.5%;EC值125.0~290us/cm,较2008年降低89%~90%。3)公园内被调查树木整体生长状况中等,分析调查6种代表性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其中香樟、枸骨重金属富集特征明显,能够适应土壤条件,其余4种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不显著,长势较差。土壤的PH值仍较高,植物对碱性土壤不适应导致生长势较差,建议多选用耐碱、对重金属忍耐程度强品种如香樟、女贞、夹竹桃、海桐、枸骨等长势较好植物,减少原有雪松、银杏、广玉兰等长势下降的植物品种。4)园林植物配置模式中陆生植物配置需要增加乔木、落叶灌木比例,水生植物、藤本植物品种配置较少,配置模式还需调整和优化,调整局部乔灌木层次搭配,避免过于封闭或过空旷的现状。5)随机问卷发出226份,有效问卷226份。调查结果对公园Ⅰ期整体生态景观效果评价良好以上占89%,对公园Ⅰ期建设的水体、空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较好约占83%,同时公园生态环境建设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6)本论文阐述了公园Ⅱ期土壤重金属治理改良方案,分别采用基质改良和植物修复降解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降低pH、EC值;同时在植物选择上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筛选选择抗性强、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和转换作用、忍耐性好的植物品种,配置模式优化,建立和恢复良好植物生态群落。本研究对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Ⅱ期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我国其它城市工业废弃地有效治理、促进生态景观环境重建,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