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ID,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6h】

AID,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是现今为止唯一可使人类基因组发生突变的酶,异常表达的AID可诱导肿瘤发生相关基因突变。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胃癌重要致癌因子,Hp可能通过AID促发胃黏膜上皮细胞p53等肿瘤相关基因突变蓄积参与胃癌发生。但AID在胃癌中研究较少,尤其缺乏综合分析胃癌组织中AID和p53表达与Hp感染、临床病理的研究资料。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AID、p53表达水平及与Hp的关系,进而探讨Hp导致胃癌可能发生机制。
   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术前胃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阳性和阴性各50例的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胃癌蜡块标本为研究组;另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室胃镜RUT阳性和阴性各20例且经活检病理证实的胃上皮内瘤变和慢性胃炎组织蜡块标本和RUT阴性胃镜下示胃粘膜光滑正常病例胃窦粘膜活检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胃癌及非胃癌所有组织蜡块标本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胃粘膜Hp感染情况。筛选RUT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双阳性的Hp感染病例和双阴性的Hp感染阴性病例胃癌及非胃癌胃粘膜组织纳入研究,单一阳性作为Hp感染可疑病例予以剔除。Hp感染阴性胃镜下示胃粘膜光滑正常病例胃窦粘膜活检组织标本HE染色,病理确诊为正常胃黏膜纳入研究,非正常胃黏膜予以剔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胃上皮内瘤变、慢性胃炎组织中AID和p53表达水平并与正常胃粘膜进行比较;分析比较Hp感染对胃癌、胃上皮内瘤变及慢性胃炎组织AID和p53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胃癌组织AID和p53表达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man相关分析,求Pearson列联系数(r)。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胃癌组81例(Hp感染38例,Hp感染阴性43例),胃上皮内瘤变组32例(Hp感染14例,Hp感染阴性18例),慢性胃炎组37例(Hp感染18例,Hp感染阴性19例),10例Hp感染阴性正常胃黏膜组织纳入研究。胃癌、胃上皮内瘤变和慢性胃炎组织中AID阳性率分别为60.5%、75.0%和64.9%,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组织中 p53呈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65.6%,与慢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无p53阳性表达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胃癌、胃上皮内瘤变和慢性胃炎组织中AID均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7%、85.7%和83.3%,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正常胃黏膜组织无阳性表达(0.0%)(P<0.05)。Hp感染胃癌组AID阳性率73.7%高于Hp感染阴性组4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慢性胃炎组AID阳性率83.3%高于Hp感染阴性组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与p53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和55.6%,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呈正相关(P<0.05,r=0.395)。肠型胃癌AID阳性表达率80.6%明显高于弥漫型47.4%(P<0.05)。P53在胃癌Lauren各分型间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ID和p53表达在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大小、部位、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AID在胃癌及胃上皮内瘤变和慢性胃炎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其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p53核蓄积呈正相关。
   2.Hp感染阴性正常胃粘膜组织未见AID表达,Hp感染胃癌和慢性胃炎组织AID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胃癌和慢性胃炎组织。
   3.肠型胃癌组织中AI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提示AID表达与肠型胃癌的发展模式可能相关。
   因此推测胃粘膜组织异常AID表达可能通过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p53等基因突变蓄积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Hp可能为胃黏膜AID异常表达的促发因素之一,通过上述途径导致胃癌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