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调节性T细胞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表达
【6h】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调节性T细胞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其他免疫学指标

2.4 疾病活动性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1.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SLE 患者稳定组、活动组及对照组外周血 CD4+CD25+T、CD4+CD25highT 及CD4+CD25-T淋巴细胞群中GITR+T细胞的百分率:

3.2 SLE患者不同激素治疗剂量组及对照组3种T细胞亚群中GITR+T百分率

3.3 GITR在Treg细胞表达水平随SLEDAI评分增高而增高,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在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
  方法:选择2009年09月至2010年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患者32例,入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其中男性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32.22±14.02岁(15~57岁),病程48.92±70.17月。正常志愿者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8.67±4.40岁(25~38岁),均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各组在性别和年龄构成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患者分组:
  ⑴.按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组(≥10分)和稳定组(<10分)。其中活动组21例,男1例,女20例,年龄15~57岁,平均30.38±12.82岁,病程1~288月,平均53.19±79.97月。稳定组11例,男1例,女10例,年龄15~56岁,平均35.73±16.12岁;病程0~144月,平均40.75±48.60月。
  ⑵.按照应用泼尼松治疗剂量分为两组,即维持量组(≤10mg/d;SLEDAI2~17分,平均9.75±4.26)及治疗量组(>10mg/d;SLEDAI8~22分,平均12.69±4.99分)。
  分离SLE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设立空白管、同型对照管(GITR-PE-IgG)、CD4-FITC、GITR-PE及CD25-CY5;第六管为CD25-CY5、CD4-FITC及GITR-PE混合三标,每管加相应抗体各5μl,混匀后4℃下避光孵育30min,待反应完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按常规操作进行检测。分析SLE患者调节性T细胞上GITR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以及与SLEDAI、补体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不同活动度之间及不同药物剂量之间调节性T细胞上GITR表达的差异。
  结果:SLE患者活动组的3组T细胞群中GITR+T百分率均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25-T细胞GITR表达明显低于CD4+CD25+T、CD4+CD25highT细胞群。SLE患者稳定组3种T细胞亚群中GITR+T细胞的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随药物用量增加,GITR的表达也呈增加趋势;治疗量组(泼尼松>10mg/d),3种T细胞亚群GITR的表达高于维持量组(泼尼松≤10mg/d),泼尼松>10mg/d组与≤10mg/d组间无显著差异。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剂量与CD4+CD25highT、CD4+CD25+T细胞GITR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GITR表达水平随SLEDAI评分增高而增高。CD4+CD25highT、CD4+CD25+T细胞GITR表达水平与SLEDAI均呈正相关(r=0.55,p<0.01;r=0.51,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与CD4+CD25highT、CD4+CD25+T细胞GITR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0,p<0.05;r=-0.53,p<0.01)。
  结论:SLE活动期GITR在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GITR高表达于CD4+CD25highT细胞;GITR可能参与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进而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