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淮南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7日内胆红素的动态检测
【6h】

安徽省淮南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7日内胆红素的动态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微量胆红素测定仪(上海APEL、DH-100型)。

2.1.2 微量血液离心机(上海磁极SH120-1型)。

2.1.3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日本JM-103型)。

2.1.4 全自动生化仪(日本HITACHI7080型。

2.2 研究对象

2.3方法

2.3.1总体步骤

2.3.2主要观察指标

2.3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安徽省淮南市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7日内不同时间点胆红素值 见表1

3.2末梢微量血胆红素、经皮胆红素与静脉血总胆红素的相关性

3.3微量法与经皮法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见表3

3.4不同皮肤黄染范围相对应的静脉血总胆红素值 见表4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确定淮南市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7天内血清总胆红素变化范围,为新生儿黄疸干预提供理论根据。
  方法:(1)对12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用微量法测定生后第1~7天血清总胆红素值,计算各时间点第25,50,75,95百分位值、观察其高峰值(peak serum bilirubin,PSB)以及高峰出现时间,并同步以经皮法测定其胆红素值。(2)随机抽取50例新生儿血清标本,用生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并同步以微量法和经皮法测定胆红素值,分别计算经皮胆红素值(tr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与静脉血总胆红素值、末梢微量血胆红素值与静脉血总胆红素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检验其统计学意义,并得出直线回归方程;(3)根据所有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末梢微量血胆红素两者的同步值,经统计学处理,进行方法学比较;(4)统计入选50例新生儿不同皮肤黄染范围相对应的静脉血总胆红素值,得出不同皮肤黄染范围相对应的胆红素估计值;
  结果:1)1257例该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7天血清胆红素值的第25、50、75、95百分位值是第1天58.64μmol/L,72.51μmol/L,102.44μmol/L,120.35μmol/L,第2天105.41μmol/L,119.72μmol/L,150.18μmol/L,185.30μmol/L,第3天128.85μmol/L,157.95μmol/L,191.22μmol/L,227.61μmol/L,第4天为160.24μmol/L,191.40μmol/L,216.65μmol/L,277.49μmol/L,第5天164.26μmol/L,179.51μmol/L,209.88μmol/L,263.74μmol/L,第6天131.87μmol/L,172.73μmol/L,195.57μmol/L,231.26μmol/L,第7天118.94μmol/L,157.57μmol/L,204.83μmol/L,223.84μmol/L。PSB为294.46μmol/L,高峰出现在第4天;(2)微量法、经皮法均与生化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微量法与生化法r=0.948,t=21.067;经皮法与生化法r=0.935,t=18.333);(3)微量法、经皮法对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胆红素进行测定,1~3 d和6~7d胆红素测定值两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5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皮肤黄染在头面部其血清总胆红素值为112.3±6.2μmol/L,到胸部为165.1±26.7μmol/L,到腹部为214.0±30.8μmol/L,到膝、肘为268.5±28.2μmol/L,到手、足心为>271.7μmol/L。
  结论:本研究得出了安徽省淮南市地区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7d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范围、高峰值以及高峰出现时间,为本地区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合理干预提供依据;以微量法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结果准确可靠;通过目测皮肤黄染范围,初步估计其胆红素值,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