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慢性癫痫大鼠海马区脑白质损伤的初步研究
【6h】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慢性癫痫大鼠海马区脑白质损伤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病慢性癫瘸大鼠与同期对照大鼠海马区DTI随访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病慢性癫痫大鼠与同期对照大鼠海马区少突胶质细胞变化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颞叶癫痫中海马DTI变化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建立  目的:  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慢性癫痫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和脑电图监测,评价该模型的成功率。  方法:  采用6-8周成年SD大鼠,氯化锂(127mg/kg)腹腔注射,24h后予以匹罗卡品(45mg/kg)腹腔注射,待模型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达到RacineⅣ级以上,并持续30min后地西泮(10mg/kg)终止痫性发作,对照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代替匹罗卡品腹腔注射。于建模后第10天开始Video连续120h监测慢性癫痫组和对照组行为学变化,了解大鼠痫样发作情况,于造模后第28天采用脑电图(EEG)检测慢性癫痫组大鼠和同期对照组大鼠1.5h的脑电情况。  结果:  本实验共致痫大鼠14只,对照组6只,致痫组中13只大鼠于注射匹罗卡品后约20-35min出现痫样发作,发作级别达到RacineⅣ级以上,并持续30min,致痫组中3只于建模后1周内死亡,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建模成功率为71.4%,对照组大鼠均未出现痫样发作或死亡。于建模后12±2天,可观察到致痫组大鼠面部咀嚼运动、点头运动或一侧前肢阵挛;且呈自发性反复性发作(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SRS)。视频录像分析发现致痫组7只大鼠出现RacineⅢ级以上痫性发作,3只有RacineⅡ级痫性发作,同期对照组无痫样发作情况,慢性癫痫组入组7只大鼠,慢性癫痫(spontaneousrecurrent seizures.SRS)模型建模成功率为50%。  建模后第21天,对慢性癫痫组和对照组大鼠均进行脑电极埋放手术,术后3天内慢性癫痫组3只未达RacineⅢ级以上痫性发作的大鼠死亡,对照组死亡1只。于建模后第28天,脑电图结果提示对照组大鼠脑电图基本节律以α,β波为主,少量θ,δ波,并且未观察到尖波发放,癫痫组的脑电图检测以θ,δ波为主,α,β波减少,并且观察到尖波发放。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慢性癫痫模型,癫痫持续状态(SE)建模成功率为71.4%,慢性癫痫(SRS)模型建模成功率为50%。  第二部分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慢性癫痫大鼠与同期对照大鼠海马区DTI随访研究  目的:  本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检测并比较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慢性癫痫大鼠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建模前后海马区的改变情况。  方法:  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建立及分组同第一部分。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建模前7天和建模后第56±4天,用GE公司3.0T磁共振扫描仪对两组大鼠进行T1WI,T2WI和DTI检查,并用Image J软件采用ROI(region of interest)法测量并比较慢性癫痫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域的ADC值((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 ADC)及FA值(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结果:  建模前7天致痫组(n=7) ADC值和FA值较对照组(n=5) ADC值和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癫痫(SRS)组大鼠建模后2月ADC值为10.686E-10±3.121E-10较建模前7天ADC值:6.493E-10±1.451E-10,ADC值显著升高,P<0.01。慢性癫痫(SRS)组大鼠建模后2月FA值为0.370±0.127较建模前7天FA值:0.459±0.080,FA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大鼠建模后2月ADC值和FA值较建模前7天ADC值和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癫痫(SRS)组大鼠建模后2月ADC值为10.686E-10±3.121E-10较同期对照组ADC值:7.258E-10±0.576E-10,ADC值显著升高,P<0.01。慢性癫痫(SRS)组大鼠建模后2月FA值为0.370±0.127较同期对照组FA值:0.419±0.135,FA值显著下降,P<0.05。  结论:  DTI检测结果显示氯化锂-匹罗卡品致慢性癫痫模型组致痫2月后海马区较正常对照组FA值显著下降,ADC值显著升高,提示海马区域可能存在白质损伤。  第三部分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慢性癫痫大鼠与同期对照大鼠海马区少突胶质细胞变化的研究  目的: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研究慢性癫痫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域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变化,探讨海马区域DTI改变的可能机制。  方法:  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建立及分组同第一部分,于建模后第56±4天DTI扫描后,进行大鼠灌流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和计算机软件Image Pro Plus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慢性癫痫组和同期对照组海马区域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sulfate proteoglycan NG2)的表达情况。  结果:  慢性癫痫(SRS)组MBP在海马CA1区荧光强度为0.0235±0.000842较同期对照组0.0315±0.000780,显著下降,P<0.01。慢性癫痫(SRS)组MBP在海马CA3区荧光强度为0.0190±0.000947较同期对照组0.0271±0.00104,显著下降,P<0.01。慢性癫痫(SRS)组MBP在海马DG区荧光强度为0.0149±0.000901较同期对照组0.0282±0.000862,显著下降,P<0.01。  慢性癫痫(SRS)组NG2在海马CA1区荧光强度为0.00456±0.000291较同期对照组0.00320±0.000390,显著升高,P<0.05。慢性癫痫(SRS)组NG2在海马CA3区荧光强度为0.00319±0.000178较同期对照组0.00196±0.000170,显著升高,P<0.01。慢性癫痫(SRS)组NG2在海马DG区荧光强度为0.00923±0.000591较同期对照组0.00257±0.000273,显著升高, P<0.01。  结论: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慢性癫痫模型组海马CA1,CA3,DG区MB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NG2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提示海马区域少突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海马区域的白质损伤。  全文小结  1.本实验成功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慢性癫痫模型,慢性癫痫(SRS)模型建模成功率为50%。  2.本实验DTI检测结果显示氯化锂-匹罗卡品致慢性癫痫模型组海马区FA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ADC值显著升高,提示海马区域可能存在白质损伤。  3.本实验氯化锂-匹罗卡品致慢性癫痫模型组海马区MB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NG2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提示海马区域少突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海马区域的白质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