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医科大学学生认知特征与抑郁症状关系研究
【6h】

某医科大学学生认知特征与抑郁症状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 文 缩 略 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研究一某医科大学学生抑郁症状及其与认知特征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摘要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某医科大学学生认知特征及其对抑郁影响的队列研究

摘要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附录:大学生健康调查表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特征及其与归因风格、应对方式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等认知特征的关系;分析大学生认知特征及其对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探索导致抑郁症状发生的认知易感性因素。
  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某医科大学为研究现场,以该校临床专业1-4年级149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归因风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状况及其与归因风格、应对方式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关系。
  以无明显抑郁症状的一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建立研究队列,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归因风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先后进行2次随访调查,观察认知特征的变化及其对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将随访对象认知特征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及异常组中具备不同认知特征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探讨抑郁症状发生的认知易感性因素。
  结果: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2%,女生低于男生(χ2=7.925,P<0.01),农村生源学生高于城市生源学生(χ2=10.269,P<0.01),大一年级至大四年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22.5%、31.3%、31.4%和26.1%(χ2=10.306,P<0.05);调查对象抑郁总分、不同性别及各年级学生的抑郁症状评分与其归因风格中的消极外归因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γ=0.202-0.275, P<0.01);调查对象抑郁总分、不同性别及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的抑郁症状评分与其归因风格中的积极外归因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γ=-0.088~-0.179, P<0.05);调查对象抑郁总分、男生及大二年级学生的抑郁症状评分与其归因风格中的消极内归因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γ=-0.088~-0.129,P<0.05);大一学生的抑郁症状评分与归因风格中的积极内归因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1);大学生抑郁症状评分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和求助两个维度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γ=-0.417--0.230,P<0.01),而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四个维度评分之间呈现正相关(γ=0.216-0.466,P<0.01);大学生抑郁症状总分、不同性别及各年级学生的抑郁症状评分与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之间呈现正相关(γ=0.460-0.526,P<0.01)。
  以上述大学一年级经评定没有抑郁学生为对象建立研究队列,研究队列半年和一年随访率分别为85.2%和93.3%。队列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正常组学生在半年随访时有76.7%的学生维持正常状态,23.3%的学生转变为异常,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异常组学生中有68.2%的学生保持不变,31.8%的学生转为正常(P<0.01);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正常组学生在一年随访时,出现异常的比例为12.4%,保持正常的比例为87.6%,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异常组学生在一年随访时,转为正常和仍为异常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5.4%和34.6%(P<0.01)。半年随访调查研究显示,三项认知特征均正常者和至少有一项异常的大学生半年随访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6%和15.8%,正常组显著低于异常组(χ2=6.383,P<0.05);一年随访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3.2%和29.3%,正常组显著低于异常组(χ2=10.192,P<0.01)。半年随访调查结果发现,采取乐观和悲观归因风格的随访对象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7.9%和15.8%(χ2=3.909, P<0.05);采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随访对象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9%和21.6%(χ2=6.502,P<0.05);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正常组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9.5%,异常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0.5%(χ2=4.298,P<0.05);一年的随访调查结果表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随访对象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积极应对方式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2.3%和17.7%(χ2=14.774,P<0.01);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异常组的随访对象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8.1%和16.4%(χ2=24.523,P<0.01)。半年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有三项认知评定异常的随访对象抑郁症状发生率最高36.4%,有两项认知评定异常和一项认知评定异常的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2.8%(χ2=10.639,P<0.01);一年随访调查结果表明,有三项认知评定异常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最高(70.0%),有两项认知评定异常者次之(36.4%),有一项认知评定异常者最低(22.3%)(χ2=21.252,P<0.01)。Cox回归分析表明,采取消极应对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异常者均为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RR=1.79,95% CI:1.01-3.17和RR=2.39,95%CI:1.40-4.08)。
  结论:有抑郁症状大学生比例较高,抑郁症状与归因风格、应对方式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间密切关联;悲观归因、消极应对方式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异常是导致抑郁症状发生的高危因素,三者对抑郁症状的产生可能存在联合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异常对抑郁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