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不同方案疗效的探讨
【6h】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不同方案疗效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2.1病例选择

2.2治疗方法

2.3观察指标

2.4标本采集

2.5标本处理

2.6疗效评价

2.7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基线情况

3.2 病毒学应答率

3.3 生化学应答率

3.4 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1引言

2对象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标本采集

2.5 标本处理

2.6 疗效评价

2.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基线情况

3.2 病毒学应答率

3.3 生化学应答率

3.4 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

5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课题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初始单用阿德福韦酯与初始单用拉米夫定疗效比较,以及疗效不佳加用无交叉耐药核苷类似物疗效比较,从而了解拉米夫定是否影响阿德福韦酯的药效;比较慢乙肝患者初始单用国产和原研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把136例乙肝患者按照用药情况分成两组。A组拉米夫定(100mg/d)治疗,B组予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C组先予拉米夫定(100mg/d)治疗,效果不佳时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分别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采血,检测各组血清ALT、乙肝五项、HBV DNA变化;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13例乙肝患者按照用药产地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初始使用国产ADV(10mg/d),B组为初始使用原研ADV(10mg/d);分别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清ALT、乙肝五项、HBV DNA变化。
  结果:病毒学应答:指血清HBV DNA(PCR法)检测不到或低于检测下限,或较基线下降≥2log10IU/ml;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A组和B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51.9%和59.5%,63.0%和65.0%,71.2%和88.9%,P值分别为0.446、0.870、0.218;生化学应答:指血清ALT和AST恢复正常;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41.4%和44.9%,53.4%和70.0%,65.2%和77.8%,P值分别为0.690、0.185、0.309;E抗原阴转:指血清 HBeAg转阴;E抗原阴转率分别为43.1%和18.5%,44.6%和43.8%,57.1%和50.0%,P值分别为0.024、0.951、0.722;E抗原血清转换:指血清HBeAg转换成HBeAb;E抗原血清转换的比例分别39.7%和15.4%,41.4%和30.8%,47.1%和30.0%,P值分别为0.025、0.479、0.489。
  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A组和B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48.2%和56.3%,56.8%和59.4%,63.0%和56.3%,P值分别为0.438、0.836、0.528;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40.7%和56.3%,46.9%和56.3%,61.7%和62.5%,P值分别为0.136、0.371、0.939;HBeAg阴转率分别为16.4%和20.0%,24.6%和28.0%,34.4%和40.0%, P值分别为0.930、0.742、0.240;HBeAg血清转换的比例分别13.1%和16.0%,19.7%和24.0%,21.3%和44.0%,P值分别为0.994、0.654、0.033。仅在治疗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方面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于初治采用拉米夫定效果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的使用并不影响后期加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
  对于初治采用国产或原研ADV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两者间的疗效并无差异,随治疗时间延长,原研ADV的血清转换率可能优于国产ADV。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