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蛋B遗传缺陷探索性研究
【6h】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蛋B遗传缺陷探索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选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溶液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收集

2.2.2 血样本采集

2.2.3 肺组织样本采集

2.2.4 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P-B含量

2.2.5 肺组织石蜡包埋及切片

2.2.6 HE染色

2.2.7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B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

2.2.8 SP-B exon 4的基因结构变化

2.2.9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P-B蛋白含量表达

3.1.1 RDS组与对照组BAL SP-B 蛋白含量

3.1.2 RDS组BAL SP-B 蛋白含量与胸部X线级别依从性分析

3.1.3 两组BAL SP-B 蛋白缺陷分析

3.2 RDS组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3.3 两组肺部SP-B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

3.3.1 形态学观察

3.3.2 两组肺组织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较

3.3.3 RDS组肺部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与胸部X线级别依从性分析

3.3.4 两组肺部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缺陷个体分析

3.4 SP-B蛋白缺陷

3.5 两组SP-B exon 4基因分析

3.5.1 人白细胞DNA提取及检测

3.5.2 两组SP-B exon 4基因测序

3.6 SP-B蛋白下降与exon 4基因突变的依从性

3.7 SP-B基因突变不同基因型与RDS发病的关系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RDS组患儿胸部X线诊断分型

附录二:个人简历

附录三: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估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遗传缺陷的发生频率及突变类型,探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遗传机制,为进一步基因治疗新生儿RDS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方法:选择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足月新生儿RDS20例作为RDS组,汉族20例其它病例作为对照组,并在年龄、体重、性别、孕母年龄、分娩方式等方面与RDS组无统计学差异。采用ELISA技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SP-B蛋白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SP-B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常规 DNA抽提技术提取人全血DNA,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SP-B exon4的基因突变。
  结果:RDS组患儿BAL SP-B含量在发病第1天(20.0±8.05ng/ml)、发病第3天(21.1±8.13ng/ml)、发病第7天(20.1±7.88ng/ml)、死后30min内(19.4±8.02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2.8±32.21;102.4±28.76;105.6±30.41;92.0±32.71ng/ml)(P<0.001)。RDS组患儿肺组织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18.5±10.7)显著低于对照组(94.9±31.8)(t=10.191,P<0.001)。RDS组BAL SP-B蛋白含量表达水平越低及肺组织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越少,则RDS胸部X线显示严重性的级别越高,即二者具有很好的依从性。两组均存在SP-B蛋白缺陷,RDS组(7例)高于对照组(1例)。exon4存在基因点突变,存在C/T、C/C、T/T3种基因型。exon4基因突变中,RDS组占7例,其中,6例为纯合C/C突变,1例为杂合C/T突变;对照组中占1例,其中,1例为杂合C/T突变,无纯合C/C突变。8对父母中的一方也存在同样的基因型。根据患者和父母的exon4基因结构综合分析,最后RDS组7例、对照组1例确定为SP-B基因遗传缺陷。基因定位在SP-B基因的1580位点,其正常的氨基酸密码子为ACT,突变后密码子为ATT或A(C/T)T,对应的氨基酸位置为131,突变后引起氨基酸的改变,由原来的苏氨酸变成了异亮氨酸(Thr131Ile)。RDS组基因突变发生频率为0.35(7/20),对照组基因突变发生频率0.05(1/20),RDS组基因突变发生频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2=3.906,P=0.048)。RDS组7例中,6例为C/C纯合突变,其发生频率为0.3(6/20),1例为C/T杂合突变,发生频率为0.05(1/20);对照组1例为C/T杂合突变,其发生频率为0.05(1/20),无纯合突变。RDS组纯合突变发生频率(0.3)高于对照组(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2=4.902,P=0.027),提示exon41580位置基因的纯合突变与研究范围的北京市汉族NRDS发病相关联;而两组杂合突变频率相同,提示exon41580位置基因的杂合突变与研究范围的北京市汉族NRDS发病无关。
  结论:(1)BAL SP-B蛋白缺陷参与汉族足月NRDS发病。
  (2)肺部SP-B表达减少参与汉族足月NRDS发病。
  (3)汉族足月NRDS SP-B基因exon4存在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发生频率为0.35,RDS组基因突变发生频率较对照组增高,其中纯合突变发生频率为0.3,杂合突变发生频率为0.05。
  (4)汉族足月NRDS SP-B基因1580位点的纯合突变与国内汉族足月儿RDS发病相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