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内涵研究
【6h】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内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 论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课题的提出

2、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 "现实的个人"的思想来源

(一)黑格尔的精神的人

1、实践中的人

2、市民社会中的人

(二) 费尔巴哈抽象的人

1、人是自然的产物

2、人的类本质

三、 “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内涵

(一)、“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人

1、 现实的个人: 历史的主体

2、实践: 历史的公共性生成

(二)、“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人

1、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

2、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3、人的社会存在

(三)、“现实的个人”是自然的人

(四)、“现实的个人”是意识的人

四、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

1、 关注人民主体地位

2、重视人民主体的自由发展

(二)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

1、 突出人民现实生活物质文明建设

2、注重人民现实生活精神文明建设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

1、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本

2、科学理解并牢固树立“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

五.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马克思学说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这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实的个人”就是一把钥匙,是马克思主义开启了人类历史的研究大门。进而解开了人类历史发展中一直未解的“千古之谜”。本文认为,要研究和真正理解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内涵,就需要把研究对象“人”放到历史的大环境中,把人这样一个社会产物放在特定的历史发展中来考虑,尤其是在“人的本质”、“人现在是怎样”与“人应当怎样”中做具有创新的尝试,突破了传统人学研究的局限性和非应用性,为现代人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现实的个人”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对“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内涵及其发展进行了整体梳理和文献综述,了解了“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实的个人”不同表现形式和意义。  其次,论述了马克思学说中“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内涵和主体概念的产生过程,并提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即马克思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论探索而得出来的“现实的个人”思想,从其关注意识主体到关注劳动主体和现实主体等各方面可以看出,最后得出“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赋予了“现实的个人”这一主体概念丰富的意义。  再次,对“现实的个人”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探究,从其内在包含的三个层次到主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一系列阐述,同时论述了“现实的个人”所包含的主体性,展示了一个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前进变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创造性“现实的个人”的思想主体,认为“现实的个人”不仅在当下不会被消解,在未来也无法被解构。  最后,提出了解决如何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人的本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敞开的、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可以说,从历史和改造世界的角度深入发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思想内涵具有深远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