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ACE治疗中期肝癌患者的预后及疗效预测
【6h】

TACE治疗中期肝癌患者的预后及疗效预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前言

文献回顾

1.肝癌的基本概况

2.肝癌的分期系统

3.肝癌的治疗手段

3.1极早期和早期肝癌

3.2中期肝癌

3.3晚期肝癌

3.4终末期肝癌

4.肝癌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AFP的评价

4.1肝癌肝功能的评价

4.2肝癌肿瘤标志物AFP的评价

第一部分 基于临床证据建立的two-and-seven标准优化中期肝癌分层,预测TACE疗效

1.背景

2.材料和方法

2.1研究人群和方法

2.2治疗方案和随访

2.3统计分析

3.结果

3.1基线资料

3.2生存分析

3.3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3.4肿瘤负荷标准的建立

3.5预测能力评估与比较

4.讨论

第二部分 早期甲胎蛋白应答可预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中期肝癌患者的预后

1.背景

2.材料和方法

2.1病人选择

2.2数据收集

2.3 TACE方法

2.4复查

2.5统计分析

3.结果

3.1基线临床特点

3.2总体生存情况

3.3 AFP应答临界值确定

3.4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5亚组分析

4.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中期肝癌的一线标准治疗。中期肝癌患者之间异质性很大,患者肿瘤负荷、肝功能、体能均不相同,特别是肿瘤负荷对 TACE治疗的中期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目前,文献报道的中期肝癌肿瘤负荷标准或人为臆断或来自肝移植的标准,迄今为止尚无基于临床证据建立的将中期肝癌分层的肿瘤负荷标准。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一:根据肿瘤数目和最大肿瘤直径建立肿瘤负荷标准从而更准确的预测患者的预后。  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甲胎蛋白(AFP)应答可预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但对于AFP的定义或来自临床经验或人为主观臆断,仍然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目的二:对AFP应答进行合适的定义。  方法:  1.回顾性纳入1515例来中国24家三甲中心的无既往治疗且无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中期肝癌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个中心,820例患者;验证组:12个中心,695例患者)。利用COX回归和样条曲线拟合函数确定肿瘤负荷的临界值,建立肿瘤负荷标准并随后进行验证且对其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和与既往存在的标准进行比较。  2.回顾性纳入2010.1-2014.12期间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介入科行TACE治疗连续的中期肝癌患者,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AFP变化率的最佳临界值,将术后AFP降低程度大于临界值的定义为AFP应答组(AFP-R组),其余为AFP不应答组(AFP-NR组)。利用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1.肿瘤数目和肿瘤大小在实验组的多因素分析和整体队列(1515例)的不同亚组多因素分析均被证实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通过样条曲线拟合函数发现肿瘤数目的临界值为2,最大肿瘤直径的临界值为7cm,作为肿瘤负荷标准的基础,简称“Two-and-seven标准”,此方法可将患者分层三个预后明显不同的亚分期,即B-1(肿瘤数目≤2且肿瘤大小≤7 cm), B-2(肿瘤数目≤2且肿瘤大小>7cm或着肿瘤数目>2且肿瘤大小≤7cm但需超米兰标准),和B-3亚分期(肿瘤数目>2和肿瘤大小>7cm)。当肿瘤亚分期进展到下一个亚分期时,患者死亡风险翻倍(HR=2.0,P<0.001)。以上结果在验证组均被验证。此外,与up-to-seven标准和4-and-7标准比较,无论在实验组和验证组,还是整个队列不同亚组分析中,two-and-seven标准的预测能力更强。  2.共纳入116例患者。中位肿瘤大小为7.5cm,112名(96.6%)患者的肝功为Child-Pugh A级。当术后一月左右甲胎蛋白较基线降低16%为最佳临界值。AFP-R组的生存明显高于AFP-NR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6月和7月(P<0.001),在亚组分析中同样能证实AFP-R组的预后明显优于AFP-NR组,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肿瘤大小、ECOG体能评分、AFP应答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即使在患者肝功能体能较好的情况下,中期肝癌经TACE治疗后的生存也存在明显的异质性。Two-and-seven标准可提供一个客观的、基于临床证据的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将TACE治疗的中期肝癌患者进行分层,可能给临床治疗决策和预测预后以及临床试验设计提供更好的帮助。  2.早期甲胎蛋白应答可预测经TACE治疗的中期肝癌患者的预后,可作为一个简单易行、可重复的、客观的、辅助性的预测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