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师非语言行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6h】

教师非语言行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一、左右脑分工理论

二、身势学理论

三、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四、现代语言学理论

一、教师非语言行为的特点

(一)先天性

(二)真实性

(三)差异性

(四)辅助性

二、教师非语言行为的分类

三、教师非语言行为的功能

一、调查问卷的制定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

二、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

(一)对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二)对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三)现状调查的结论

一、教师非语言行为在生物学课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教师对非语言行为缺乏理论的学习

(二)教师对非语言行为运用的不够全面

(三)教师和学生存在认知上的差异

二、教师非语言行为在生物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体势的运用

(二)副语言的运用

(三)仪表形象的运用

(四)人际距离的运用

(五)时间的运用

(六)环境因素的运用

一、案例设计

(一)案例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二)案例二:细胞的增殖

(三)案例三: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实践目的

(二)实践对象

(三)实践过程

(四)案例一实践结果分析

(五)案例二实践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教学实践

(二)促进规范,提高运用水平

(三)灵活适度,适时运用

(四)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

第八章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胡金铭;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生物)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保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3G4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