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市上的“熟人”:后乡土社会中的交易逻辑
【6h】

集市上的“熟人”:后乡土社会中的交易逻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

1.2文献回顾

1.2.1研究乡村集市的五个维度

1.2.2乡土社会与后乡土社会

1.2.3熟人关系与差序格局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价值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第2章走进乡村集市

2.1 Y集市的地域概况

2.2 Y集市的今昔对比

2.2.1乡村集市的周期、布局与规模

2.2.2乡村集市的商品种类、供应与定价

2.2.3乡村集市的功能

2.3当前乡村集市盛行的原因分析

2.3.1商品经济繁荣

2.3.2政府便民政策

2.3.3集市自身优势

2.3.4赶集是一种习-质

2.4乡村集市中的交易主体

2.4.1赶集人

2.4.2追集人

2.4.3商铺个体户

第3章乡村集市中的主体互动

3.1赶集人:集市上的偶遇

3.2追集人:同行的合作与竞争

3.2.1占摊儿的门道

3.2.2同行之间的来往

3.3买卖交易实践

3.3.1乡村集市中的买卖: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3.3.2熟客交易与熟人交易:“差序”影响实践

3.3.3交易完成后的人际互动:利他的乡土行为

第4章后乡土社会中的交易逻辑

4.1交易动机:混合性动机

4.1.1经济动机

4.1.2非经济动机

4.2交易策略:丰富且灵活

4.2.1摊主的自信

4.2.2买方的说辞

4.2.3从从众到组团:临时小团体和“搭便车”者

4.3交易结果:利益和关系的平衡或失衡

4.3.1成功的交易

4.3.2交易行为失范

第5章总结与讨论

5.1对后乡土社会的定义

5.2对乡村集市交易逻辑的总结

5.3对泛熟人关系的发现

5.3.1泛熟人关系的概念探索

5.3.2何为“泛”

5.3.3与差序格局的对话

5.4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吕科瑾;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社会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广海;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