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研究:一项案例调查的证据
【6h】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研究:一项案例调查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

1.3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审计模式的演变历史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文献综述

小 结

第3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际运用情况调查

3.1初步业务活动运用情况调查

3.2审计计划制定情况调查

3.3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运用情况调查

3.4审计错报调整、重要性水平与主要审计程序运用情况调查

小 结

第4章 结论

4.1 研究发现

4.2 政策建议

4.3 研究的局限性

4.4 未来研究的方向

小 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倍受职业界的关注。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并于2007年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从规则上已进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时代,这些审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也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审计实务中的运用创造了条件。我国审计实务是否也与审计规范要求的那样同样进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代,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学术界很少有人进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为我们了解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状况,乃至审计规范的制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我国某会计事务所3个审计客户的实际审计工作底稿为调查对象,采用档案分析法,辅助以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主要从初步业务活动、审计计划制定、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重要性水平制定、主要审计程序方面以及重大错报调整等六个方面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包括战略管理理论、系统理论以及舞弊动因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以国内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三个审计客户的工作底稿为样本,对现代风险导向审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发现,对策建议、研究局限性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包括:  1.在业务承接或业务保持时,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小企业客户的初步业务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与被审计单位缺乏沟通。  2.注册会计师通常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风险评估,但是效果较差。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不规范,以中小企业客户审计为甚。风险应对方面注册会计师不重视控制测试的运用,中小企业客户审计较少进行控制测试。  3.注册会计师不能有效的利用审计计划来安排和指导审计工作。审计计划的编制比较随意,而且主要项目组成员通常无法实质性的参与计划审计工作过程。  4.注册会计师通常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所有的错报都进行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通常会考虑下列两种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考虑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1)当错报金额或累计错报金额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不再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2)当错报金额大于重要性水平或错报性质重大时。  5.库存现金的监盘程序、银行存款以及债权债务的函证程序不规范。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时,通常只有审计助理人员和出纳在场;银行存款以及债权债务的函证经常由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注册会计师缺乏对函证程序的严格控制。  6.会计师事务所通常根据客户风险特征分类评估重要性水平。会计师事务所将被审计单位分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公众公司、非营利性组织、新设立实体、以资产为主的实体五类,并根据分类确定不同的重要性基准和经验百分比。通常以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作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