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无·活着·现实——论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
【6h】

虚无·活着·现实——论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绪论

第一章转型的表现

一、主题:从“人性恶”到“人性善”

二、人物:从“符号化”到“具象化”

三、叙述:从“先锋叙事”到“民间叙事”

第二章创作转型的原因

一、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大环境提供了创作转型的根基

二、正视文学批评形成的舆论影响

三、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变化

四、阅读和音乐在叙述方式上影响了写作

第三章转型的意义与评价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余华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他的每一部小说作品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余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先锋写作到后期现实主义写作的转型.影响其创作转型的因素,有来自社会大环境的,也有余华自己的.本文全面分析了余华小说创作转型的具体表现及影响转型的原因,并对其转型之后的创作进行了评价. 20世纪80年代,余华和同时代的许多先锋作家一样,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创作侧重于小说的文本实验.同时,童年独特的成长环境更让他将作品的主题定位于对人性恶的揭露,死亡和鲜血成为这一时期小说的主题.他用反叛传统的叙事方式,极力地向世人展示他心目中充满暴力的世界,作品情感冷漠,结构多重复杂,语言晦涩难懂.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他注重表现个人观念而非现实经验,强烈地表达他对于人性恶的认识,对现实秩序进行彻底摧毁与破坏,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中国文学失去社会轰动效应,进入平静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余华本人的生活阅历和创作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看待世界的态度逐渐由愤怒趋向平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创作中,余华转移了创作视点,不再单纯为内心的观念写作,而是将写作投入到广阔的历史环境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之中.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中,他把视点集中于中国的社会现实,集中于普通群众的生活现状,回归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后期的创作中,小说的人物形象渐渐饱满起来,情感的力量渐渐凝聚,人性善得到了有力表达,叙述过程也较前期更为简洁. 尽管批评界对福贵和许三观的形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尽管《兄弟》遭到了很多的非议,我们依然要对余华的转型进行客观的评价.笔者认为,总体看来,他的创作转型是机智的,是值得肯定的.在创作后期,余华将作品的主题由揭示"人性恶"回归到"人性善",表现了他在创作中对"人"的关注由孤立走向全面.他的叙述态度较为温和从容,小说回归趣味性和故事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他开始将现实和历史结合反思,关注生命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关注人物情感和社会情境的关系,作品因而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但是,后期作品中亦存在不足和弱点,比如对人物性格的描绘力度不够,对宏大叙事的题材掌握有限,对现实的批判层面不够深入等.余华的转型,向时下繁杂无序的文坛发出了疑问:文学创作,到底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承担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拯救并发扬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依然是文学的重要任务.

著录项

  • 作者

    孙晓彦;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守森;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余华,小说创作,当代文学;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2:2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