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的“丑”因素——兼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美、丑”之辩
【6h】

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的“丑”因素——兼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美、丑”之辩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何为美、丑及其适用范围

第一节 美、丑的产生根源

第二节 美、丑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第三节 研究前提

第二章 丑在艺术中转化为美的方式

第一节 典型化

第二节 矛盾内化

第三节 艺术化

第四节 崇高化

第五节 欣赏者的自我转化

第三章 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的“丑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的“自然丑”及其独特功用

一、 激发崇高感,衬托美

二、深化主题,传达幽默趣味

三、强化个性,更易传神得意

第二节 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的“社会丑”及其独特功用

一、 反映历史变迁脉络

二、映照审美意识流变

三、宣泄情感,衬托美

四、劝诫教育,谴责丑

第四章 中国传统人物雕塑艺术中审“丑”的美学意义

第一节 折射中国传统文化对美、丑的态度

一、淡化美、丑界限

二、尚美质,略丑形

第二节 反映中国美学意义上丑、美转化的特殊性

一、模糊性

二、主观性

三、哲学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跟“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形式上的“丑”属于次要范畴,所以常不被人重视。但毋庸讳言的是我国传统的艺术作品确有“丑”因素的存在,这些“丑因素”被古代艺术家恰如其分地表现在传统艺术品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对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的“丑”因素的研究作为切入点,在厘清美、丑概念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转化方式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的“丑”因素及其独特功用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自然丑”和“社会丑”两大分类。“自然丑”在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有激发崇高感、衬托美,深化主题、传达幽默趣味,强化个性、更易传神得意三点作用;“社会丑”具有反映历史变迁脉络,映照审美意识流变,宣泄情感、衬托美,劝诫教育、谴责丑等功能,继而引发对中国审“丑”领域的美学意义的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美、丑的态度如何?中国美学意义上丑、美转化特殊性的表现……笔者的种种努力,只是希望能够引发人们对“丑因素”功能的重新认知,进而重新正确挖掘和运用传统艺术价值,觅得如何把这些宝贵价值应用到当代雕塑乃至其他艺术领域的最佳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