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
【6h】

“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外文献综述:以时间演进为脉络

2. 国内文献综述:以“解析—批判—重构”为逻辑进路

3. 文献简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内容与路线

2.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 创新之处

2. 研究存在的不足

二、第一阶段:“经济人”假设“提出—应用”的古典时期探索

(一)“前古典时期”对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初探

1. 早期经济思想中有关人类内因的心理学基础与哲学思辨

2. 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之间对人性的考察

(二)以亚当·斯密为起点的“经济人”体现出道德与经济追求的双重考量

1. 斯密的两处“看不见的手”

2. 对斯密“经济人”思想的发展

(三)李嘉图的“抽象法”是“经济人”蜕变的根源

1. “理性”的引入——西尼尔的“公理学”

2. 约翰·穆勒的“综合”以及“经济人”假设的概念化

3. “经济人”的蜕化——从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法到马克思的“异化”观

三、第二阶段:“经济人”假设“应用—发展”的新古典时期探索

(一)边际学派对经济学假设及方法论的重塑

1. 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边际主义心理派的贡献

2. 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继承性发展——马歇尔的“新古典”体系

(二)心理学的终结意味着经济学的开始

1. 经济学的“去心理化”——“经济人”假设的真正定性

2. 从先验理性到工具理性的转变与运用——以“弗里德曼批判”为例

3. 有理性的人类行为模式的“目的论”问题不应该接受反驳——米塞斯的观点

(三)秉持“芝加哥信条”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发展

四、第三阶段:“经济人”假设“发展—批判”的现代时期探索

(一)“有限理性”假设的冲击——“心理学”的“再生”

1. 经济分析中引入心理因素——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

2. 制度框架内的演化分析引入人的“利他属性”——演化和新制度经济学层面

3. 该时期“社会人”并未走出“经济人”假设所隐含的方法论困境

(二)“心理学”与“经济学”对接的可能性——一个心理学史的视角

1. 心理学科学化之前关于心理学思想的哲学考量

2. 以质性研究、问题导向为特征的人文科学心理学之发展

(三)社会道德伦理对探索经济学“心理学基础”的启发

1. 对心理动机引发经济行为的道德评判——一个伦理学批判的视角

2. 体制双轨之上的道德提醒对经济主体理性参与市场过程的现实启示

五、结束语

(一)研究结论

1. 对古典时期著作的挖掘尚显不足,分析视角仍较为狭窄

2. 由“经济人”向真实的“社会人”过渡需要内在和外在的同一性

3. 经济学作为“人学”,应该在其视域内寻求“类心理因素”的复归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朱宝清;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理论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杜曙光;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74G6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