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右美托咪定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6h】

右美托咪定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围术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本院符合纳入标准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临床上有皮肤巩膜黄染,术前血浆总胆红素≥170umol/L,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BMI:18~24kg/m2之间,手术方式为根治术或胆肠内引流术,无肾脏疾病病史,术前肾功能检测指标正常。两组患者入室常规监测,液体补充按常规方案(晶体∶胶体为2∶1),微截流监测血液动力学,通过每搏变异度(SVV)及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输液。D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ug/kg,10min后改输注速度为0.5ug/kg/h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前30分钟,C组患者静脉输入等量生理盐水,时间速度相同。两组患者诱导用药为: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CO235-45mmHg,静脉维持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使血压维持在基础值的20%左右波动,心率低于50次/分时,给与阿托品0.5mg。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ASA分级、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出量(尿量、失血量)、入量(晶体、胶体、血制品)等基本情况及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前(D1)、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后(D2)、切皮后(D3)、术毕即刻(D4)四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HR、MAP、SVV、CVP),并于入室后(T1)、术毕即刻(T2)、术后24h(T3)、术后72h(T4)采取静脉血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肌酐(Scr)、尿素氮(BUN)(参考指标)浓度,记录住院时间、术后心血管事件及恶心呕吐发生例数。  结果:一般情况比较,年龄、性别构成、BMI、ASA分级及手术类型、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1-D4各时间点HR、MAP、SVV、C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D2时间点HR较D1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D组相比,C组D3、D4时间点H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3、D4时间点SVV升高,CVP、MAP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两组患者术中入量及出量无统计学差异,但D组尿量较C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肌酐、尿素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4时间点肌酐、尿素氮浓度较T1时间点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C组相比,D组T2-T4时间点肌酐、尿素氮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Cys C与RB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2-T4时间点Cys C与RBP浓度较T1时间点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C相比,D组T2-T4时间点Cys C与RBP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D组住院时间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中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肾损伤指标,证明了右美托咪定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保护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指导临床用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