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监护系统在起搏器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6h】

家庭监护系统在起搏器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起搏器选择及植入位置

1.5 家庭监护系统的组成和设置

1.6 随访及统计学方法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随访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远程监测系统在起搏器随访中的应用

缩 略 词 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 人 简 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德国Biotronik公司家庭监护(Home Monitoring)系统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12月我院需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监护组(植入德国Biotronik公司具备家庭监护系统的双腔起搏器)和对照组(德国Biotronik公司无家庭监护系统的双腔起搏器)。家庭监护组在植入起搏器后通过网络远程随访,如发现异常警报则随时了解病情并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随时到门诊随访;无特殊警报则于植入起搏器后第3及第12个月常规门诊随访。对照组植入起搏器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常规门诊随访。对比两组植入起搏器后12个月患者平均门诊随访次数,全因死亡率、中风率、心源性再入院率、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情况。  结果:共随访364.29±15.45天,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77人,家庭监护组39人,对照组38人。共收集家庭监护系统网络中心数据2067条,其中日常数据传输共1361条,报警事件706条,报警事件中“信息丢失大于7天”占总报警事件的38.67%;“模式转换”占总报警事件的21.92%。家庭监护组每人平均门诊随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87±1.06vs4.00±0.99P<0.01);家庭监护组新发中风人数、再入院人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家庭监护组新发房颤高于对照组(9vs2P<0.05);家庭监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低于对照组(51.90±6.94vs55.34±5.51,P<0.05);NYHA Ⅲ级人数家庭监护组少于对照组(1vs6P<0.05);六分钟步行距离家庭监护组显著好于对照组(466.64±57.14vs441.55±78.69,P<0.01);死亡率、新发房速、室速、室颤、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Ⅳ级人数无明显差异。  结论:家庭监护系统在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随访的使用中安全、有效,能有效减少门诊随访次数;同时能及时检出无症状的心律失常事件,并通过对症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再入院的风险,通过长期监测及对症干预治疗可帮助改善心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