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危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类型的病因学及MRI特征的回顾研究
【6h】

高危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类型的病因学及MRI特征的回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一 高危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病因学及损伤类型的回顾研究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二 应用DWI结合常规MRI动态评价晚期早产儿CWMD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以MRI诊断为标准探讨高危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脑损伤类型和临床特点,并动态评价脑白质损伤(CWMD)在常规磁共振(T1WI-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   总结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49例高危晚期早产儿资料,分析其早产原因、脑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并对271例确诊早产儿CWMD的MRI信号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1)晚期早产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小于胎龄儿、胎膜早破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晚期早产儿发生脑损伤332例(51.2%),其中脑白质损伤271例(41.8%),颅内出血112例(33.7%)。(2)非出血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是男性(OR=1.510,CI(1.067,2.136),P=0.020)、阴道分娩(OR=2.367,CI(0.251,22.294),P=0.000)、早发型败血症(OR=2.194,CI(1.159,4.155),P=0.016)及抢救复苏史(OR=3.784,CI(1.908,7.506),P=0.000)。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是阴道分娩(OR=7.195,CI(4.249,12.184),P=0.000)和早发型败血症(OR=2.692,CI(1.185,6.117),P=0.018)。(3)生后不久出现低钠血症(OR=5.193,CI(1.668,16.173),P=0.004)、低钙血症(OR=2.864,CI(1.316,6.235),P=0.008)等电解质紊乱或发生抽搐(OR=2.910,CI(1.259,6.727),P=0.012)是重度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特点。(4)生后2周内,DW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8%表现为高信号,T1WI信号无变化或稍高信号,伴有/不伴有T2WI低信号。(5)损伤类型与患儿神经发育结局有较好的相关性。损伤1-3周复查,局灶性CWMD有97.1%病灶消失或病灶范围减少,而弥漫性CWMD100%发生软化。(6)局灶性CWMD常常仅累及一处损伤(65.3%),主要集中在侧脑室后脚(53.5%),广泛性CWMD常累及胼胝体和内囊(79.2%),而弥漫性CWMD常常合并灰质损伤,占50%。   结论:   高危的晚期早产儿仍然容易发生脑损伤。广泛性和弥漫性CWMD不在少数,容易发生软化而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延迟,必须引起重视。我们可以选择生后2周内进行DWI和常规MRI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无论是CWMD还是颅内出血,阴道分娩都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局灶性CWMD预后较好,通常不会发生软化,而合并有灰质损伤或弥漫性CWMD预后极差,需要继续动态随访,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