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释道潜诗学思想研究
【6h】

释道潜诗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道潜生平及思想

第一节 道潜行述

一、道潜的生平和著述

二、道潜的交游

第二节 道潜思想的双重性

一、世俗之情

二、禅定之心

第二章 道潜诗学思想及特征

第一节 道潜诗学思想

一、追慕古贤,尤推陶、白

二、雁行苏、黄

第二节 道潜诗学思想的审美特征

一、清幽绝俗

二、少蔬笋气

第三章 道潜诗学理想和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道潜诗学理想和创作实践的一致性

第二节 道潜诗学理想和创作实践的矛盾性

第四章 道潜诗学思想的影响与价值

第一节 道潜诗学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道潜诗学思想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本人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展开▼

摘要

道潜生活在诗僧日益世俗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集诗人与禅僧双重身份于一身,其诗歌具有此岸世界的牵挂和彼岸世界的超脱,倡导清新自然,情感流畅的诗风,其诗歌创作和诗学理想在诗僧群体研究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其诗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论文以道潜与世俗文人的交往为基点,探讨在儒、释交往背景下,其诗学思想的渊源;以诗人和禅僧的双重身份为切入点,探讨其双重情感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并揭示其道性主导下的诗歌尚清的特点,其诗情引导下的诗歌少清苦、无蔬笋气的特点。诗人和僧人的双重身份,诗情和道性的矛盾,导致的诗学理想和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或一致或断裂,论文也试图寻求导致这两种关系的原因。最后,论文尝试着论述道潜诗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简言之,论文以诗人和僧人的双重身份这一主线贯穿全文,阐明诗情和道性对道潜诗学思想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