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立安徽大学(1946~1954)教育学科的历史嬗变及影响
【6h】

国立安徽大学(1946~1954)教育学科的历史嬗变及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一、学科设立和机构演变

(一)学科设立

(二)机构演变

二、师资更迭和队伍建设

(一)师资更迭

(二)队伍建设

三、人才培养

(一)新生招录

(二)课程与教学

(三)毕业出路

四、学术研究

(一)德育研究

(二)教学研究

五、公共服务

(一)完善公共教材编纂

(二)参与学校决策领导

六、学科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一)历史影响

(二)精意覃思

表格清单

参考文献

附录一:相关档案图片

附录二:发表文章概览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学科是1946年国立安徽大学的最早恢复的学科之一,它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的省立安徽大学,由杨亮功先生创立,常道直、郝耀东和陈东原等先生呕心坚守,经历风风雨雨,代代薪火相传,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脉相承。
  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国立安徽大学的教育学科发生诸多嬗变:首先,教育学科的设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离不开学科传统的延续,也离不开缓解就业压力和满足政治的需要;机构名称几经改变,功能随之发生衍化。其次,师资大更迭,教授人数锐减,教员深层清整,进行全面改造;队伍建设显成效,以满足各类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为主体,优化队伍的年龄结构;并打造一支特色鲜明的研究队伍和处理公务、辅助教学的行政队伍,完整的队伍体系形成合力,协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专业新生招录由多样趋于统一,彰显公平公正,宁缺毋滥;人才培养的过程,不光严格考核学业成绩,还增添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丰富的文体活动等,以综合发展的眼光,深度推动课程和教学领域改革,进而提升了人才的质量,拓宽了人才的出路。同时,各类学术研究如火如荼,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集中体现在德育和教学两个领域,中间包括研究方法创新。最后,公共服务卓尔不群,包括完善公共教材编纂,参与学校决策领导。
  教育学科的嬗变意义深远,对学科本身而言,人才培养凸显成效,学科优化结硕果——实现“三棱锥”式的结构升级;高校文化深积淀——厚重的师德,贞恒的学风,踏实的文风。对学术成果而言,教育研究稳步前进,以高等师范学校建设为中心,探索教育发展的体制;试验基础教育学制,缩短教育年限,丰富办学方式,革新课程内容。这些努力推动安徽各级各类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反思国立安徽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学科发展的方法应实事求是,学科发展的条件要开明包容,学科发展的动力需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地追求质量,秉承责任。这样,教育学科才能自信满满地迈向未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