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扬子鳄输卵管蛋白分泌物及性激素受体定位兼论B超对卵泡发育的检测
【6h】

扬子鳄输卵管蛋白分泌物及性激素受体定位兼论B超对卵泡发育的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爬行类输卵管蛋白分泌及结构特征

1.1脊椎动物输卵管的结构特点

1.2爬行动物输卵管的结构一般特点

1.3爬行动物不同类群输卵管的结构特征

1.3.1蛇类

1.3.2蜥蜴类

1.3.3龟鳖类

1.3.4鳄类

第二章 扬子鳄输卵管蛋白分泌

2.1材料与方法

2.1.1实验动物

2.1.2实验药品

2.1.3研究方法

2.2结果

2.2.1漏斗部

2.2.2蛋白分泌部

2.2.3峡部

2.2.4子宫部

2.2.5阴道部

2.3讨论

2.3.1扬子鳄输卵管蛋白分泌

2.3.2输卵管中分泌物与激素的关系

2.3.3输卵管分泌的蛋白对精子的作用

2.3.4输卵管形态与激素的关系

第三章 扬子鳄输卵管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定位

3.1材料与方法

3.1.1实验动物

3.1.2实验药品

3.1.3研究方法

3.2结果

3.2.1三种性激素受体在上皮和腺体的分布

3.2.2三种性激素受体在其他细胞中的分布

3.3讨论

3.3.1 三种性激素受体在扬子鳄输卵管中的分布

3.3.2 三种性激素与受体作用对扬子鳄输卵管的影响

附:B超在扬子鳄卵巢等器官形态检测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实验动物

4.1.2仪器设备

4.1.3 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各器官位置的探查

4.2.2卵巢及卵泡的探查

4.2.3其他内脏器官

4.3 讨论

4.3.1 B超检测在扬子鳄繁殖研究方面的作用

4.3.2 B超在扬子鳄其他内脏器官检测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扬子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爬行动物,已被IUCN确认为世界上最濒危的鳄类之一。无论对于扬子鳄的野生种群还是圈养种群而言,积极开展相关的繁殖生物学研究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输卵管、性激素以及卵巢发育均在雌性爬行动物的生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当前针对扬子鳄输卵管蛋白分泌及其性激素受体定位的研究尚处于空白。
  本研究以雌性扬子鳄的输卵管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化学、免疫化学、超微结构技术,研究了扬子鳄输卵管的蛋白分泌情况以及性激素受体的分布等,研究成果为扬子鳄输卵管内环境的变化及其与性激素受体作用关系等研究提供了参考。研究表明:扬子鳄输卵管划分为漏斗部、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阴道部5个分区,通过组织化学方法,运用schiff试剂(PAS),阿利新蓝(AB),汞–溴酚蓝(BB)三种不同的染色剂分别对各个区域中性黏蛋白,酸性黏蛋白和蛋白质分布进行统计,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部分细胞的分泌情况。结果发现输卵管分泌部,子宫部,阴道部上皮细胞的三种阳性物质在各时期分布较多,分泌部和子宫部全年以中性和酸性粘蛋白为主,阴道部上皮三种阳性染色均较多。分泌部腺体PAS,BB阳性物质分泌较多,子宫部腺体以AB,BB阳性为主,阴道部腺体各种物质分泌相对较少。电镜下上皮细胞由纤毛细胞及分泌细胞排列而成。分泌部,子宫部,阴道部分泌泡的电子密度排卵前大于产蛋后。这些数据都支持扬子鳄输卵管不同的部位分泌的不同蛋白可能用于形成卵清蛋白,蛋壳纤维和钙化外壳等。免疫化学染色定位不同时期输卵管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三种性激素受体在整条输卵管都有分布,三种受体总体分布1月份较多,5月份最少,到7月再次增加到峰值,8月维持较高水平。对17条分别处于冬眠期及活动期的成年雌性扬子鳄的卵泡发育进行了B型超声波检测,并对冬眠期的卵巢卵泡发育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扬子鳄心、肝、肠等内脏器官形态在B超视野下清晰可见。冬眠期两侧卵巢中的卵泡共41枚,繁殖期共42枚。冬眠期卵泡处于低回声暗区或无回声暗区的未成熟状态,繁殖期多数卵泡的发育状态与3月相同,少数卵泡呈高回声暗区,此时已形成卵黄颗粒,也有呈高回声亮光区形成卵黄膜的卵泡。3月份19个卵巢、卵泡大小回归分析得卵巢随卵泡发育而增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