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初期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和背离研究
【6h】

20世纪初期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和背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预期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预期创新点

2 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及引介

2.1 引介唯物史观的背景分析

2.1.1 政治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文化因素

2.1.4 自身因素

2.2 唯物史观的定义及来源

2.3 唯物史观的内容

2.3.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论述

2.3.3 阶级斗争

2.3.4 群众史观

2.3.5 劳工问题

2.4 唯物史观的价值

2.5 对唯物史观的辩护

2.5.1 以法律的概念代替经济的概念

2.5.2 以主观意识代替经济,成为社会进化的主动力

2.5.3 唯物史观是机械论

2.5.4 与“阶级斗争说”自相矛盾

2.5.5 生产力不能作为社会变动的基础

2.5.6 唯物史观不承认伦理、精神方面的价值

2.5.7 唯物史观一元论过于简单

3 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运用

3.1 中国哲学史的梳理

3.2 女子解放的分析

3.3 伦理道德的审视

3.4 家庭制度的考察

3.5 社会主义的介绍

4 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背离

4.1 脱离人民群众,公开仇视共产党人

4.2 反对阶级斗争,积极拥护三民主义

4.3 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4.4 从实用主义出发,错误地解读马克思主义

5 胡汉民背离唯物史观的原因探析

5.1 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5.2 陷入“经济决定论”的误区

5.3 脱离人民群众

5.4 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陈雨婷;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授予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可涛;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K26K25;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