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莱茵衣藻胞外聚合物含量和组分变化及其对砷富集和形态的影响研究
【6h】

莱茵衣藻胞外聚合物含量和组分变化及其对砷富集和形态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微藻胞外聚合物(EPS)的研究现状

1.1.1微藻EPS的产生及意义

1.1.2微藻EPS的提取与表征

1.1.3微藻EPS的功能与应用

1.2微藻胞外聚合物与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2.1 EPS对金属的吸附

1.2.2 EPS对金属的氧化还原

1.2.3纳米颗粒的形成

1.3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3技术路线

第二章莱茵衣藻EPS的提取和表征

2.1材料与方法

2.1.1实验材料和培养条件

2.1.2实验设计

2.1.3测定项目和方法

2.1.4数据处理

2.2结果与分析

2.2.1 莱茵衣藻生物量的测定

2.2.2加热法对EPS的提取效果

2.2.3氢氧化钠提取法对EPS的提取效果

2.2.4 EDTA提取法对EPS的提取效果

2.2.5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对EPS的提取效果

2.2.6离心法对EPS的提取效果

2.2.7不同提取方法下EPS的各组分差异及分析

2.2.8不同提取方法下莱茵衣藻细胞活性分析

2.2.9 EPS红外光谱分析

2.3讨论

2.4小结

第三章不同环境因素对莱茵衣藻EPS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1.1实验材料和培养条件

3.1.2实验设计

3.1.3测定项目和方法

3.1.4数据处理

3.2结果与分析

3.2.1不同生长阶段莱茵衣藻EPS的变化

3.2.2不同浓度磷酸盐处理下EPS的变化情况

3.2.3不同浓度TAP培养基培养下EPS的变化情况

3.2.4不同pH处理下EPS的变化情况

3.2.5不同浓度铜处理下EPS的变化情况

3.3讨论

3.4小结

第四章砷处理下莱茵衣藻EPS含量和组分的变化及其对砷富集和转化的影响

4.1材料与方法

4.1.1实验材料和培养条件

4.1.2实验设计

4.1.3测定项目和方法

4.1.4数据处理

4.2结果与分析

4.2.1不同方法去除EPS后莱茵衣藻的生长情况

4.2.2不同浓度砷酸盐处理下莱茵衣藻EPS的变化情况

4.2.3不同浓度亚砷酸盐处理下莱茵衣藻EPS的变化情况

4.2.4不同浓度砷酸盐处理下莱茵衣藻EPS对砷的吸附量

4.2.5砷酸盐处理下对培养液中砷形态的动态转化过程

4.2.6砷酸盐处理下莱茵衣藻对砷吸收富集的动态过程

4.3讨论

4.3.1不同提取方法去除EPS后对莱茵衣藻生长的影响

4.3.2砷酸盐As(Ⅴ)和亚砷酸盐As(Ⅲ)对莱茵衣藻EPS的影响规律

4.3.3 EPS对莱茵衣藻砷的富集和形态转化的影响

4.4小结

第五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1.1莱茵衣藻EPS的提取与表征

5.1.2不同环境因素对莱茵衣藻EPS的影响

5.1.3 EPS对莱茵衣藻砷富集和形态转化的影响

5.2创新之处

5.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崇华;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海洋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葛滢;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15X7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