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鸡脯肉冰温贮藏性能和贮藏品质动力学的研究
【6h】

鸡脯肉冰温贮藏性能和贮藏品质动力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发表文章情况

展开▼

摘要

以新鲜鸡脯肉为研究对象,基于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等理论,分析了茶多酚结合冰温贮藏与常温、冷藏及冻藏之间的差异,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方式鸡脯肉的相关品质指标,建立品质动力学方程,并分析预测了货架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鸡脯肉的肌肉组织中水分含量为75.31%,蛋白质含量为16.82%,脂肪含量为2.3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21%,灰分含量为1.32%。新鲜鸡脯肉的冰点为-1.5℃,通过冰点调节剂食盐和蔗糖的加入,能够扩大肉的冰点范围,同时肉的水分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食盐浓度(X1,%)、蔗糖浓度(X2,%)、肌肉组织水分(X3,%)、可溶性固形物(X4,%)等4个因素对冰点(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回归方程为:
   Y=-14.98-0.553X1+0.234X2+0.169X3+0.233X4经逐步回归分析和显著性分析,食盐浓度X1 对冰点Y 差异极显著(P<0.01),二次回归分析所得方程为:Y=-1.56-0.375X1,经显著性检验,该方程达到显著水平(P<0.05),能够表达食盐浓度对鸡脯肉冰点的影响。
   2.将鸡脯肉在不同温度下贮藏,定期分析各项理化指标,得出贮藏效果依次为冻藏(-18℃)、冰温(-1.5℃)、冷藏(4℃)、常温(15℃)。15℃贮藏条件下,肉样在3d后就发生腐败变质;4℃贮藏条件下,肉样在5d后发生腐败变质;-1.5℃和-18℃贮藏条件下,能够很好地抑制鸡脯肉中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肉品的保鲜期和货架期,贮藏周期分别为10d、15d。
   3.通过回归方程的建立,表明菌落总数变化和TVB-N 值的变化对一级化学反应和阿仑尼乌斯(Arrhneius)方程具有很高的拟合和精度,同时求出菌落总数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Ea=54361.09J/mol,回归系数为k0=1.23×109;TVB-N 值的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Ea=56217.61J/mol,回归系数为k0=4.68×109。以菌落总数106 cfu/g和TVB-N 值15mg/100g 为货架期终点,测定鸡脯肉的在15℃、4℃、-1.5℃、-18℃下的货架期分别为1.98d、5.04d、8.24d、39.13d。
   4.0.01%、0.03%、0.05%、0.07%浓度的茶多酚结合冰温(-1.5℃)贮藏鸡脯肉,各项理化指标分析显示,茶多酚处理鸡脯肉保鲜具有一定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抑制肉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肉品的保鲜期,提高肉品的营养价值,延长货架期。对照冰温组,0.05% 茶多酚组效果较明显,依次分别为0.07%、0.03%、0.01%茶多酚组。
   5.通过GC-MS分析,鸡脯肉肌肉中共有18 种脂肪酸成分。其中饱和脂肪酸有9 种,占总脂肪酸的37.39%;不饱和脂肪酸有9中,占总脂肪酸的62.51%。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4 种,占总脂肪酸的42.77%,多不饱和脂肪酸有5种,占总脂肪酸的19.74%。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饱和脂肪酸含量的1.68 倍。
   6.用0.01%、0.03%、0.05%、0.07%浓度的茶多酚处理鸡脯肉在冰温下贮藏10d后,对照组和处理组鸡脯肉中18 种脂肪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茶多酚处理组均起到了抑制脂肪酸流失的作用,0.07%浓度的茶多酚的处理效果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