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级中学法制教育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6h】

初级中学法制教育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2 初级中学法制教育概述

2.1 初级中学法制教育

2.2调查基本情况

2.3 问卷调查结果

3 法制教育现状

3.1师资队伍

3.2 教材及课时

3.3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4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

4初级中学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1 教育环境的影响

4.2 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4.3 法制教育方法过于单调

4.4 法制教育载体单一

4.5 法制教材不够科学

5 初级中学法制教育的对策

5.1 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法制教育

5.2 学校要坚持和贯彻落实法制教育

5.3 增加政府的投入力度

5.4 改进法制教育模式和方法

5.5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B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C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查问卷

致谢

个 人 简 介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2011年,是我国第六个普法计划的起始之年。在我党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前五个五年普法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六五”普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六五”普法的实施过程中,有关初级中学普法教育的问题日渐显著。当前初级中学普法问题国内外做了不少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依然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针对目前国内现状,应合肥市普法办要求,对合肥市九个县区的初级中学普法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发现在初级中学普法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诸如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法单一、普法教育载体单一、教材不够科学等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取得成效。
  加强法制最重要的是进行法制教育,其根本问题是对人进行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中规定,青少年是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大可塑性。从年龄因素来看,初中生属于青少年,由于初中生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素质相对低下,加上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而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家庭不和谐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青少年的犯罪案件不断增加,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法制教育计划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安定。初级中学学生要重点普及宪法和刑法等法律常识,当前需要强调的是,要特别加强对初级中学学生进行有关宪法知识的教育。因此,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法制教材的编写工作,尽快编辑出版适合初中学生使用的法制教材,以适应学校法制教育的需要。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教育,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认真对待,全社会都应大力关心和支持,把这项工作长期持久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法制社会的前提是通过提高国民的法律意识,进而提高国民的法律素质,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加强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初级中学法制教育活动的重视,对初中学生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领导,对初级中学法制队伍、法制教育阵地加强建设,对法制教材、中小学纲领性文件加强编制。其次,要坚持和贯彻落实依法治校,要加强教材的开发力度、优化整合各种资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来强化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全面促进科学合理评价。再次,要增加政府的投入,加强普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改进法制教育模式和方法,重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对法律正确态度的形成,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把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最后,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普法机制。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协调配合,加强学校法治环境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