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猕猴桃溃疡病菌株收集及其寄主和传播媒介的鉴定
【6h】

猕猴桃溃疡病菌株收集及其寄主和传播媒介的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猕猴桃溃疡病的分布及症状特征

1.2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流行

1.2.1 病害循环规律

1.2.2 树龄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1.2.3 栽培品种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1.2.4 气候因子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1.2.5 栽培措施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1.3 猕猴桃溃疡病的鉴定

1.4 猕猴桃溃疡病的快速检测

1.5 猕猴桃溃疡病的传统寄主和传播途径

1.6 课题的提出

2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的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仪器

3.3 主要试剂

3.3.1 病原菌分离试剂

3.3.2 PCR反应体系所需试剂

3.3.3 琼脂糖电泳试剂

3.4 试验方法

3.4.1 猕猴桃溃疡病流行病学调查

3.4.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4.3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3.4.4 病原菌的DNA提取

3.4.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3.4.6 PCR产物的检测

3.4.7 叶蝉和象沫蝉的形态学鉴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4.2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的收集

4.3 非猕猴桃属植物的溃疡病特征

4.3 田间叶蝉和象沫蝉的侵染特征

4.4 叶蝉和象沫蝉的形态学鉴定

4.5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4.6 叶蝉的传播和致病性

5 讨论

5.1 猕猴桃溃疡病的中间寄主

5.2 猕猴桃溃疡病的传播媒介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猕猴桃(Actinidae spp.)原产于我国,其维生素C含量丰富,被誉为“水果之王”。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是猕猴桃生产中发生最为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枝蔓和枝干,造成树势衰弱、树体死亡来至毁园。我国和欧洲植物保护组织(EPPO)已分别将其列入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来防止和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本次试验主要对我国溃疡病菌株以及潜在的非猕猴桃寄主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
  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分别从安徽岳西和金寨、陕西户县和眉县、四川绵竹和彭州、贵州修文及上海嘉定等猕猴桃主产区,从金丰、贵长、海沃德和红阳等猕猴桃品种或砧木病组织中共分离获得溃疡病病菌223株。
  2、从具有类似溃疡病症状的狗尾巴草、空心莲子革及泡桐等植物的叶片组织中共分离鉴定获得溃疡病菌株10株,证实上述三种非猕猴桃植物为溃疡病菌的潜在中间寄主。
  3、通过分离鉴定和传播能力分析,黑尾大叶蝉(Bothrogonia ferruginea Fabricius)具备传播猕猴桃溃疡病的能力,是园区溃疡病的传播的媒介。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分离纯化鉴定从多个主产区收集了猕猴桃溃疡病菌株。同时,对园区的潜在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为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病害循环和流行规律等提供基础,同时为下一步的进化研究提供了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