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发展研究
【6h】

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2.1理论基础

2.1.1国家建构理论

2.1.2政治社会化理论

2.1.3社会认同理论

2.2研究设计

2.2.1调查对象

2.2.2调查方法

2.2.3问卷编制

2.2.4统计与记分方法

2.2.5研究假设

第3章 不同阶段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分析

3.1.不同阶段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

3.1.1认知维度现状

3.1.2评价维度现状

3.1.3情感维度现状

3.2不同阶段青少年民族认同现状

3.2.1认知维度现状

3.2.2评价维度现状

3.2.3情感维度现状

3.3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一致性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4章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4.1民族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4.2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4.3对策建议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5.1本研究的结论

5.2 本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国家认同作为一国公民对于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的一种归属感,是一种对国家的情感依附,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判断一国公民对于从属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认同感。各民族群众对于祖国高度而又一直的认同不仅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地区间政治、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协调以及某些个人相关因素,例如民族、学历等,导致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呈现差别。  少数民族青少年不仅是少数民族这一群体中的新生力量,而且是国家的未来。受到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影响,他们中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思想与观念较大程度受到民族传统与自身学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武汉与新疆两地高校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为对象,重点考察他们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现状以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关联,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问卷”,对处于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认知维度、评价维度、情感维度的数据分析,试图找出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在认知维度与情感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评价维度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均值差后发现,初中阶段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阶段。不同学历层次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在认知维度、评价维度、情感维度上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进一步比较均值差发现,在认知维度与评价维度上,高中阶段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阶段。在情感维度上,大学阶段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致性发展趋势上,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一致性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到大学阶段时,二者的一致性程度相比低年级更高,并呈现一致性,即民族认同的程度越高,国家认同的程度也越高。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时,民族、父母民族的一致性、家庭居住地以及是否大学对民族认同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是,是否初中与是否高中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是显著的。  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结果,同时结合政治社会化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国家角度提出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对策。希望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与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张媛媛;

  •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学科 政治学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先超;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