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五大国有控股银行为例
【6h】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五大国有控股银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

2.1.1 协同效应理论

2.1.2 范围经济理论

2.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界定与衡量指标

2.2.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定义

2.2.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

2.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念界定与衡量指标

2.3.1 中间业务的定义

2.3.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

2.3.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衡量指标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盈利能力的现状分析

3.1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性的直观统计分析

3.1.1 占比分析

3.1.2 增速分析

3.2 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一般性的直观统计分析

3.2.1 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分析

3.2.2 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第四章 中间业务净收入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变量的选取和样本数据的说明

4.1.1 变量的选取

4.1.2 样本数据的说明

4.2 回归模型的构建

4.3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4.4 线性回归分析

4.5 实证检验总结

第五章 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对中间业务净收入的影响

5.1 数据的选取

5.1.1 中间业务各构成部分收入描述性统计

5.2 回归模型的建立

5.3 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5.4 中间业务各构成部分收入对中间业务净收入影响的相关分析

5.5 中间业务各构成部分收入对中间业务净收入影响的综合分析

5.6 模型的检验

5.6.1 协整性检验

5.6.2 异方差性检验

5.6.3 有效性检验

5.6.4 小结

5.7 实证分析总结

第六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中间业务发展对国有商业银行重要性的意识

6.2 着重培养中间业务专业人才以及善用科学技术

6.3 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中间业务

6.3.1 拓展电子银行业务

6.3.2 适度推进担保及信用承诺业务

6.3.3 拓宽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

6.3.4 专业化顾问咨询业务

6.3.5 扩展银行卡业务

6.3.6 积极开展代理业务

6.3.7 创新结算与结算业务

6.3.8 扩大理财产品业务

6.4 健全机构,强化中间业务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经济与金融越来越国际化与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自2006年起国内商业银行全面开放,国外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其出色的企业管理思想、充足的资本支持和领先的现代的信息科技,给国内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盈利模式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以传统的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受到了来自同业、监管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缓解来自监管、市场、客户等各方面的压力,国内商业银行参考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纷纷开始发展中间业务。当下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产品的类型上偏少,同行间的中间业务种类具有相似性,缺乏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不同构成部分的作用缺乏了解,对中间业务不同构成部分应该如何合理发展的问题上缺乏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
  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中间业务净收入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的关系进行探索。在归纳总结当下学者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先从定性的角度对阐明国有商业银行现如今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和盈利能力情况,再从定量的角度上,研究中间业务净收入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中间业务净收入与银行盈利能力呈现出显著地正相关关系。银行的中间业务净收入占比只要增加1%,则其盈利能力就可以提高0.044%。再通过一元回归模型检验中间业务各构成部分所取得的收入和中间业务净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准确剖析中间业务各组成部分收入对中间业务净收入作用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发展创新中间业务的力度,主要表现为坚持拓展电子银行业务、适度推进担保及信用承诺业务、拓宽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专业化顾问咨询业务、扩展银行卡业务、积极开展代理业务、创新结算与结算业务、扩大理财产品业务,做到在推进创新型中间业务的发展的同时兼顾开展传统型中间业务。从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