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饲养模式对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研究
【6h】

不同饲养模式对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文献综述

1 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2 我国养猪业的主要饲养模式

2.1 传统农户散养

2.2 规模化养殖

2.3 林下养殖

3 不同饲养模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1 不同饲养模式与猪生长性能之间的关系

3.2 不同饲养模式与猪胴体品质、肉质之间的关系

3.3 不同饲养模式与猪疾病之间的关系

4 猪肠道微生态及其作用

4.1 与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相关的因子

4.2 肠道菌群的作用

5 尚需探讨的科学问题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饲养试验

2.1.1 供试猪与分组

2.1.2 饲养模式设定

2.2 粪便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3 样品DNA的提取

2.4 DNA样本纯度、浓度的检测

2.5 PCR扩增、文库构建

2.6 生物学信息学分析

2.6.1 OTU及其丰度分析

2.6.2 物种及其丰度分析

2.6.3 样品多样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质控分析

3.1.1 DNA提取质控(去掉第一张图片,只保留下张即可)

3.1.2 测序结果质控

3.2 不同饲养模式下肠道微生物的丰度

3.2.1 OTU丰度

3.2.2 物种注释

3.3.1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3.3.2 PCA主坐标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饲养模式下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4.2 不同饲养模式下三元杂交猪与淮猪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

4.2.1 三元杂交猪比淮猪的肠道菌群更具有多样性

4.2.2 林下养殖的肠道菌群比三元杂交猪更具有多样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不同的饲养环境是影响猪肠道菌群多样性的重要因素,肠道菌群结构在猪免疫防御、营养代谢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林下养殖和圈舍养殖模式较为流行,但关于饲养模式对猪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与特点等相关研究却甚少,影响这些模式在市场上的有效推广和实践应用。
  本研究选择林下养殖和圈舍养殖两种肥育猪饲养模式,其中圈养采用场方常规水泥地饲养形式,选择常规饲粮,林下养殖模式采用结合补饲常规饲粮;供试猪选择淮猪(H)和杜长大(DLY)杂交猪,供试猪试验开始前进行去势、驱虫和防疫处理;试验期3个月,90kg-100kg体重屠宰时采集圈舍养殖和林下养殖两种模式的淮猪(H)和杜长大(DLY)杂交猪各3份(共12份)肠道粪便样本,利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DNA基因的V4可变区进行测序并分析。
  研究表明:
  1.淮猪肠道菌群由15个门,15个纲,18个目,27个科,31个属的细菌群落组成,三元杂交猪由16个门,17个纲,19个目,29个科,32个属细菌群落组成。两种猪的猪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三元杂交猪比淮猪的肠道菌群更具有多样性。
  2.不同饲养模式猪肠道粪便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所有样本共检测出1133个物种。林下养殖猪肠道菌群由15个门,17个纲,19个目,29个科,32个属的细菌群落组成,圈养的猪肠道菌群由15个门,17个纲,18个目,27个科,29个属的细菌群落组成。两种饲养模式下的猪肠道菌群差异明显,林下散养的猪比圈养的猪肠道菌群更具有多样性。
  3.检测获得的菌群主要分15大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衣原体(Chlamydiae)、梭菌门(Fusobacteria)、无壁菌类(Tenericu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和螺旋体门(Spirochaetes等,其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例最高,为肠道内的优势菌。但两种菌群在不同饲养模式的丰度具有差异性,拟杆菌门在林下散养的淮猪中相对丰度最高(62.22%),在圈养的DLY中相对丰度最低(33.42%)(P<0.01)。

著录项

  • 作者

    郑青;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学科 养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宏权,周陆明;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28.4;
  • 关键词

    猪; 饲养模式; 肠道菌群; 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