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域文化特色视角下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
【6h】

地域文化特色视角下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体育公园的相关认知

1.1.1 体育公园的概念

1.1.2 体育公园的特征

1.1.3 体育公园的功能

1.1.4 体育公园的分类

1.2 地域文化的的认知

1.2.1 地域

1.2.2 文化

1.2.3 地域文化

1.2.4 地域文化的基本要素与特征

1.3 彰显地域文化的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1.3.1 场所精神理论

1.3.2 新地域主义理论

1.3.3 文脉延续理论

1.3.4 批判的地域主义

1.4 国内外研究

1.4.1 国外研究

1.4.2 国内研究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3 地域特色下的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3.1 体育公园与地域文化

3.1 体育公园是地域特色设计和展示的载体

3.2 地域特色是体育公园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3.3 地域特色对于体育公园建设的意义

3.2 地域特色资源的构成

3.2.1 自然景观资源

3.2.2 人文景观资源

3.3 城市体育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原则

3.3.1 文脉原则

3.3.2 地域性原则

3.3.3.独特性原则

3.3.4 整体性原则

3.4 城市体育公园地域文化表达的景观载体

3.4.1 地形地貌

3.4.2 植物

3.4.3 景观小品

3.4.4 地面铺装

3.4.5 建筑

3.4.6 水体

3.5 城市体育公园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

3.5.1 自然条件下的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3.5.2 历史条件下的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4 亳州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4.1 亳州市地域特色分析

4.1.1 亳州市自然环境特色

4.1.2 亳州市人文环境特色

4.2 亳州市体育公园项目概况

4.2.1 基地状况

4.2.2 现状分析

4.3 毫州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4.4 自然和人文下的亳州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4.4.1 设计目标

4.4.2 设计愿景

4.4.4 设计特色

4.4.5 景观结构

4.4.6 自然条件下的亳州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4.4.7 历史文脉下的亳州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因为文化的大力入侵与冲击,使得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受到巨大的影响,国内的许多景观设计都呈现出文化丧失、景观雷同等问题,城市千城一面,我国的景观设计进入了特色缺失、丧失的危机当中。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压力愈发增大,过多的压力与工作使人们无暇进行体育锻炼,导致部分人群的身体呈亚健康状况,人们希望亲近、回归大自然,进行体育锻炼是人们的迫切需要。而随着中国近几年举办了很多的体育赛事,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人们更加希望增加城市公园绿地,希望到绿色自然的环境中进行体育健身锻炼。因此,体育公园的建设成为如今我国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热门项目之一。
  近年来,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开始兴建城市体育公园,但是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还只是停留在对其他类型绿地的简单盲目模仿阶段。导致城市体育公园只是空有其表,实质上与其他绿地无异,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也趋向相似化。如何改变体育公园的这一设计状况,本文从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切入点,从而对其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与讨论。
  论文在大量文献资料、相关理论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就是对体育公园的基本概念进行解析,掌握体育公园的特征、功能与分类,然后认知地域文化特色,分析体育公园与地域文化特色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如场所精神理论、新地域文化理论、文脉延续理论等。继而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策略,在此之中,着重分析地域特色资源的构成,体育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原则,地域文化表达的景观载体等方面,最终提出基于自然条件与历史文脉条件下的城市体育公园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最后结合亳州市体育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项目案例,对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以此探求出可行的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及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