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ZigBee可穿戴传感器的医疗监护系统
【6h】

基于ZigBee可穿戴传感器的医疗监护系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ZigBee技术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2.1.1 传感器网络结构

2.1.2 传感器节点结构

2.1.3 传感器网络特点

2.2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

2.3 ZigBee通信标准

2.3.1 ZigBee技术概述

2.3.2 ZigBee网络结构

2.3.3 ZigBee协议栈

2.3.4 ZigBee应用前景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系统设计要求

3.3 系统方案

3.3.1 体温采集方案

3.3.2 脉搏采集方案

3.3.3 血氧采集方案

3.3.4 血压采集方案

3.3.5 无线解决方案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硬件设计

4.1 无线终端节点

4.1.1 数据采集模块

4.1.2 数据处理模块

4.1.3 无线收发模块

4.1.4 电源模块

4.2 网络协调器

4.2.1 MSP430控制器

4.2.2 无线通信模块

4.2.3 串口通信模块

4.2.4 JTAG调试模块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平台

5.2 ZigBee协议栈Z-Stack

5.2.1 Z-Stack架构

5.2.2 Z-Stack运行机制

5.3 数据采集程序

5.3.1 体温采集程序

5.3.2 脉搏采集程序

5.4 无线通信程序

5.5 串口通信程序

5.6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数据采集模块测试与分析

6.1.1 模块测试

6.1.2 结果分析

6.2 节点网络通信测试与分析

6.2.1 组网测试

6.2.2 串口测试

6.2.3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相应地,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观固定、单一的诊疗模式。但目前,医疗监护系统仍是基于传统的有线方式,布线繁杂、体积笨重,这大大限制了病人和监护人员的活动。同时,众多附于病人身体的设备探棒,会造成病人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使得检测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影响病情的准确诊断。
  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MEMS技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随之应运而出。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传输的载体,新兴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同时也会医疗监护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针对传统医疗监护系统存在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ZigBee可穿戴传感器的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着眼于医疗设备的微型化和医疗监护的无线化。系统由无线终端节点、网络协调器和上位机三部分组成。在病区,无线终端节点利用各种医疗传感器采集病人生理参数,数据通过ZigBee无线网络至网络协调器,网络协调器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监护中心,网络协调器通过串口与上位机通信,将接收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最终使整个系统实现病人生理参数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ZigBee可穿戴传感器的医疗监护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实现既定功能。它具备微型化(可穿戴)、无线化、多功能、易扩展等优点,对医疗监护和医疗设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