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移情、社会责任心与内隐、外显利他行为的关系
【6h】

大学生移情、社会责任心与内隐、外显利他行为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目的

1.4研究意义

1.5研究假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利他行为的研究综述

2.2移情的研究综述

2.3社会责任心的研究综述

2.4移情、社会责任心和利他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实证研究

3.1研究对象

3.2研究工具

3.3研究程序

3.4统计工具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利他行为自陈问卷的修订

4.2大学生移情、社会责任心和利他行为的研究

4.3大学生内隐利他行为的研究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大学生利他行为自陈问卷修订的分析

5.2大学生利他行为发展现状的分析

5.3大学生移情发展现状的分析

5.4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发展现状的分析

5.5大学生内隐利他行为现状的分析

5.6大学生移情、社会责任心与利他行为关系的分析

5.7教育建议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利他行为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选取移情和社会责任心两个因素作为影响利他行为发生的自变量,采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利他行为展开研究,从中了解大学生移情、社会责任心和利他行为的发展现状,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修订后的利他行为自陈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  2.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学生干部的利他行为、社会责任心的得分显著地高于非学生干部;女大学生的移情、社会责任心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男大学生。  3.大学生的移情、社会责任心与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4.大学生的移情通过社会责任心的中介作用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并且性别及是否学生干部群组在“移情—社会责任心—利他行为”的中介作用模型上具有组间一致性。  5.大学生存在内隐利他行为倾向,内隐利他行为与外显利他行为相分离,且内隐利他行为与移情、社会责任心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著录项

  • 作者

    宋琳婷;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健芷;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大学生,移情倾向,社会责任心,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