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近零能耗建筑理论政策研究
1.2.2 国内外近零能耗建筑实践案例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2 近零能耗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2.1 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措施
2.1.1 良好的非透明外围护结构
2.1.2 高性能门窗
2.1.3 防热桥设计
2.1.4 高气密性
2.2 近零能耗建筑主动式节能设计措施
2.2.1 高效的新风热回收系统
2.2.2 空气源热泵
2.2.3 地源热泵
2.3 可再生能源利用
2.3.1 太阳能
2.3.2 地热能
2.3.3 风能
2.4 本章小结
3 郑州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模型建立及节能模拟分析
3.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
3.2 郑州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基础模型建立及参数输入
3.2.1 利用Design Builder 建立几何模型
3.2.3 室内设计参数确定
3.2.2 室外气象参数设定
3.3 影响郑州地区居住建筑能耗因素的模拟分析
3.3.1 外墙传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3.3.2 屋面传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3.3.3 建筑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3.3.4 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模拟
3.3.5 外窗传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3.3.6 外窗太阳得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郑州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方案设计分析
4.1 正交试验设计
4.1.1 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的挑选
4.1.2 正交试验表的设置
4.2 正交试验结果计算及分析
4.2.1 正交试验结果计算
4.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3 各因素中最佳水平的优化组合
4.4 节能率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五方科技馆项目概况
5.2 项目技术方案分析
5.2.1 非透明围护结构保温体系
5.2.2 高性能门窗及遮阳系统
5.2.3 无热桥处理
5.2.4 气密性处理
5.2.5 新风热回收机组及空气源热泵
5.2.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5.3 Design Builder建模验证
5.3.1 参数输入
5.3.2 建模计算
5.3.3 建筑能耗综合值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建筑能耗模拟结果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