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6h】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 言

1 研究背景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及预后

1.2 国内外SLE并发血流感染的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数据收集

2.3 相关定义

2.4 统计学分析

2.5 风险矩阵模型

结 果

1 SLE并发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

2 血流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对比分析

2.1 人口学特点

2.2 临床特征

2.3 实验室数据

3 SLE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4 风险矩阵模型

5 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组与生存组对比分析

5.1 人口学特点

5.2 临床及细菌学特征

5.3 实验室数据

6 39 例SLE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生存分析

6.1 按血流感染发病场所分组

6.2 按激素剂量分组

讨 论

1 SLE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分析

2 SLE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 SLE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短期预后分析

4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4.1 创新性

4.1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曼;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内科学(风湿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升云;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