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6h】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器材和材料

1.3 研究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基础用药情况

2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结果的比较

2.1 两组治疗后NYHA分级的改善情况

2.2 两组治疗后6-MWD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2.5 2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比较

2.6 参附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与中药参附注射液有关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预后较差,是老年人的主要致死原因。心力衰竭出现时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引起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器官、组织灌注不足,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根据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等可将其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若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状态在药物控制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所谓的代偿性心力衰竭,也称为相对稳定的心力衰竭,此时病人的活动仍然可能受限,只是临床症状没有进一步恶化。相反,如果患者的临床状态由稳定转向不稳定,临床症状和体征等加重,若不及时接受药物等的加强治疗,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此时的心力衰竭称为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如果失代偿在短时间内快速发生则称为急性心力衰竭。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力衰竭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常规的西药治疗效果差,住院病死率高。因此,需要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目前所处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针对心力衰竭的研究可谓是层出不穷,大批的新药和新的方案不断的投入临床应用,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性自动除颤仪、右心室辅助治疗,但是却未能达到人们对它们的期望值,且因花费较高未能得到推广,不能发挥其预期的作用。而对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的运用,临床医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但由于药物自身的局限性和其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等各种原因,即便是最有经验的心血管内科医生把药物的用法和用量把握到极为恰当的地步,同样不能避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高死亡率。鉴于此困境,我们尝试着寻找一条不一样的路径,探索其对问题的解决是否有所帮助。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书中记载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运用中草药来治疗各种疾病,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神农尝百草,他曾经用各种中草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由于其药物成分不能被精确的检测,而且对中药的试验研究甚少,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故而已经渐渐被临床医生所遗忘。就心力衰竭的治疗来说中医上主要是针对其发病机理给予活血利水、温阳益气的药物。古方“参附汤”,主要由红参和黑附子组成,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而参附注射液来源于参附汤,经现代工艺提取后更加精细,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拟观察中药制剂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入选2014.10-2015.8期间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ADH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参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80ml+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应用10-14天。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 N末端 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评估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相关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善情况,治疗10-14天后检测6分钟步行距离(6-MWD),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NYHA分级均有所改善,参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其6-MWD大于对照组(P=0.027,0.043);  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c-TNT、IL-6、IL-8、TNF-α、LVEDV水平均下降,IL-10、FS、LVEF则有所升高,但参附组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47,0.039,0.010,0.011,0.023,0.046;P=0.020,0.038,0.021);  3、参附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头痛不良反应。  结论:  中药制剂参附注射液可改善ADHF患者心功能,提高其体力活动的耐受性,药物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为:降低促炎因子,升高抗炎因子的表达,纠正心力衰竭时二者的失衡状态。此外,我们观察到参附注射液可引起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著录项

  • 作者

    李志芳;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内科学(心血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彦周;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