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孔子“孝”思想研究
【6h】

孔子“孝”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研究的背景

研究的意义

研究现状

基本思路

一、 孔子“孝”思想的内涵

(一) 春秋以前“孝”的起源和发展

(二) 孔子“孝”思想的提出背景

(三) 孔子“孝”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孔子“孝”思想的延伸

(一) 孝与仁

(二) 孝与忠

(三) 孝与礼

三、 孔子后学的继承和发展

(一) 曾子对于孔子“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 孟子对于孔子“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孝经》中的“孝道”与“孝治”

(四) 韩愈对于孔子“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五) 朱熹对于孔子“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六) 孔子“孝”思想社会层面的发展

四、 孔子“孝”思想的当代的价值

(一) 传统“孝”思想在当代的弱化

(二) 孔子“孝”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孝,与仁、忠、礼等等,都是儒家思想观念体系中重要的理论范畴,千百年来,对于它们的解释和阐述,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孝、忠、仁都受着礼的约束,反过来,借助于礼,孔子的孝和仁、忠紧密的结合,可见,无论是孝,还是礼、忠、仁,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孝是其中最为基本的,具备了孝,才能最终依礼,成忠,成仁。儒家典籍中论述“孝”的书籍,除了《孝经》这一集中论述的专著,同时还有《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等,都有论述孝的内容,随着儒家文化体系的不断健全,“孝”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完善,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内容。  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孝”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周以前就有“孝”的提出,但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到了孔子这里,结合前人的基础和时代背景,孔子对“孝”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发,从父母在世时候的养、敬、显亲一直到父母过世后的丧、祭,孝行终身不衰,而这种孝,正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孔子“孝”的思想在儒家学者的不断完善和阐发之下,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思想意识和心理上的变化,并经由统治阶层确立,对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如今,中华民族家庭所特有的传统美德以及和谐文化,不得不说孔子的“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世纪的今天,家的规模在不断的缩小,其作为基本的社会单位所具有的功能也减少了,与之而来的则是人情的淡薄,父辈与子辈间的隔阂,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这种背景之下,全面系统的展现孔子“孝”的思想,发挥其在当今社会中应有的价值,对于处理当下人与人的关系、父与子的关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能够更好的处理现在和未来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家与国又是相连的,只有家稳固了,国才能安定。

著录项

  • 作者

    张阳;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中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周敏;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孔子,儒家文化,孝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