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部分中学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河南省部分中学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对科学和科学素养的相关涵义的界定

2.1.1 对“科学”的界定

2.1.2 对“科学素养”的界定

2.1.3 PISA对科学素养的界定

2.2 PISA科学素养的测评

2.2.1 PISA科学素养测试框架

2.2.2 PISA科学素养测评的内容

2.2.3 PISA测试的评分方式

2.2.4 PISA2015的等级能力水平分布

2.3 PISA科学素养测试在中国的施行

2.4 对生物科学素养的界定

2.5 中国生物科学素养的研究现状

2.5.1 内涵的研究

2.5.2 培养方案的研究

2.5.3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策略的研究

2.5.4 生物科学素养评价模式的研究

2.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7 研究的内容

2.8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2.8.1 研究方法

2.8.2 研究思路

第三章 调查的实施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工具

3.3 测试内容与方式

3.4 实施过程

第四章 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4.1 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整体概述

4.2 题型不同的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分析

4.3 相同题型每道小题的学生正答率比较

4.3.1 选择题正答率的比较

4.3.2 复合式选择题的答题率比较

4.3.3 问答题的答题率情况比较

4.4 试题内容与教材的分析

4.5 性别差异下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

4.6 学校教学条件的不同与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相关性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对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完善评估机制的一些建议

5.2.1 学习理念的强化和转化

5.2.2 教材内容形式的多样化

5.2.3 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5.2.4 评估机制的全面化

5.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维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科学素养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发展,也是学生踏入社会所需要培养的能力。在培养与提高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导向作用。PISA作为国际上权威性的科学素养评估项目,既有完整且高效公正的评估体系,在国内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测试题,在河南省部分中学中进行生物科学素养调查研究,参照PISA科学素养的六个能力水平等级对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次测试试卷内容涵盖了内容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包括细胞、传染病极其预防、免疫,生物多样性,细菌、病毒、抗生素,光合作用、动物的行为,人体的呼吸系统,生物的进化、遗传与变异等,覆盖了中学生物教材的80%以上。试卷发放500份,有效回收460份,有效回收率为92%为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通过测试和数据的分析得出最高水平6级水平的学生约为9.78%,最低水平1级学生约为4.89%。其中选择题的满分率基本都在60%以上,复合式选择题满分率有所浮动,问答题的满分率在50%以上,对于题型的区别和难度学生的表现不同。就整体而言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在4级水平以上,能够识别复杂的科学情境并根据证据做出一定的解释。其中少部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影响因素上性别不同的学生在测试中并未表现出显著地差别,在问答题表现上,女生在识别科学议题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男生对于科学某些现象的解释略有优势。在学校层次上,学校类型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呈显著性相关,学校条件越好,学生表现出来的生物科学素养越高。  由此提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应该增强培养力度,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念,转化他们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材内容的形式和编排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在学生之间创造更多交流机会,提升学习效率。完善评价制度,优化培养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