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托尼·莫里森《慈悲》中的记忆之场研究
【6h】

托尼·莫里森《慈悲》中的记忆之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OLE_LINK2

OLE_LINK37

OLE_LINK9

OLE_LINK10

OLE_LINK33

OLE_LINK35

OLE_LINK36

OLE_LINK31

OLE_LINK32

OLE_LINK1

OLE_LINK6

OLE_LINK19

OLE_LINK20

OLE_LINK29

OLE_LINK30

OLE_LINK13

OLE_LINK7

OLE_LINK4

OLE_LINK15

OLE_LINK22

展开▼

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其作品中诗意的想象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享有盛誉。关于莫里森作品的解读涉及种族、女性、主体性建构等多个方面;然而,尽管记忆书写成为她多部作品尤其是《慈悲》中的主要内容,但是极少有学者关注创伤之外的记忆角度。  《慈悲》始于一个黑人女孩对于其母保护弟弟而抛弃自己的噩梦的自述,结束于黑人母亲诉说该事件真相的独白。两者首尾呼应,恰似一个圆的一点,既是开始也是结束。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揭示了记忆源于过去又存于当下,并启示未来的事实。  步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物质水平极大丰富,但思想上的依赖、无根和无信仰问题愈加严重。莫里森在2008年出版这样一部关于过去,关于记忆的小说,正是因为她深刻认识到了人们在自由、爱与人性缺失下的精神困境。法国文化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曾在其著作《记忆之场》中指出,记忆之场作为承载鲜活记忆的存在,处于永恒的变革与发展之中,能够唤醒逐渐平庸的场所。莫里森在《慈悲》中试图建构的正是这样一些记忆之场,它们通过其应有之义,以遗忘唤醒回忆,以过去追寻现在,以缺席召唤在场,既试图呼唤自由、爱与人性,又客观上推动个体人格的觉醒和独立,实现集体精神的自省与反思。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以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理论为依托,分析了《慈悲》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记忆之场,鞋子、家和信仰的具体内涵,探讨了其物质意义、象征意义与功能意义,并指出了这三个记忆之场实则是人们对自由、爱与人性的渴求,试图为理解《慈悲》提供一个新的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