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虚邪瘀”理论的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
【6h】

基于“虚邪瘀”理论的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统计方法

5 研究路线图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理论探讨

1 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2 近代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

3 关于“虚、邪、瘀”理论

4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因子分析的结果讨论

5 聚类分析结果

6 存在问题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文献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述

附录 3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基于娄多峰教授“痹证”的“虚、邪、瘀”理论,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调查,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在往届研究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增加变量,继续探索 AS的中医症候,研究 AS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分型,进一步规范 AS的证候,为 AS中医药特色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经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等方法,根据往届研究生制定AS信息调查表形成新的调查表,严格按照本次研究 AS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病例,对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风湿病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24例 A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加上往届研究生搜集的206例,总共330例,并将收集的资料录入数据库,运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一步规范AS的中医证候,研究 AS的证型分布特点,并提供辩证依据。  结果:1.一般情况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 AS患者共330例,其中男性274(83.0%)例,女性56(17.0%)例,男女比例约4.9:1;年龄14~59岁,平均为30.71±9.44岁,初次发病多在10~30岁;病程以2~20年较多;病因以劳累为主有58(17.6%)例,以风寒湿阻为主有144(43.6%)例,以外伤为主有55(16.7%)例,不详者111(33.6%)例;首次发病季节多在春季36(10.9%)例,夏季116(35.1%)例,秋季53(16.1%)例,冬季71(21.5%),不详54(16.3%)例;有家族史者185(56.1%)例,无家族史者145(43.9%)例。既往史中以眼部炎症病变和口腔黏膜溃疡者居多,分别为46(14.0%)例、35(10.6%)例。  2.所收集的330例 AS患者中,腰背晨僵、僵硬、疼痛、活动受限或畸形依然是其的共有症状。其余307个变量中以活动后减轻休息后加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减轻、腰膝酸软、酸痛、性情急躁易怒等变量出现频数高。  3.因子分析得到13个公因子,聚类分析把变量聚为7类,根据因子分析所得到的13个公因子并运用“虚、邪、瘀”理论将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为7类:①肾虚湿盛、瘀邪阻络证;②湿瘀痹阻、肾阴不足证;③邪瘀痹阻、气血亏虚证;④肾阳亏虚、寒湿痹阻证;⑤肝郁瘀滞、肾虚湿阻证;⑥气阴两虚、湿瘀阻络证;⑦气虚湿阻、痰瘀互结证。  结论:本次课题依据娄多峰教授的“虚、邪、瘀”理论,将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为:①肾虚湿盛、瘀邪阻络证;②湿瘀痹阻、肾阴不足证;③邪瘀痹阻、气血亏虚证;④肾阳亏虚、寒湿痹阻证;⑤肝郁瘀滞、肾虚湿阻证;⑥气阴两虚、湿瘀阻络证;⑦气虚湿阻、痰瘀互结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