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脉丸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6h】

通脉丸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观察对象

2 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3 分组、用药及疗程

4 观察指标

5疗效及症状体征评定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对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

2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 对 ABI 的影响

4 糖尿病足患者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5 总疗效比较

6 不良反应

理论探讨

1 传统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3 糖尿病足的治疗

4.活血化瘀、血瘀证与改善微循环之间的关系

5 导师学术经验

6.通脉丸治疗糖尿病足的机理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1 文献综述: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附录 2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附录 3 临床研究观察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通脉丸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和机理。本课题运用崔公让老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通脉丸为对照组治疗药物,观察该药物对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以及对步行距离和踝肱指数(ABI)的影响,来评价通脉丸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足的机制及其客观疗效,并探讨中医的“血瘀证”和现代医学的微循环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脉丸口服;对照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沙格雷脂(安步乐克)口服,在治疗前后进行皮温、皮色、疼痛、跛行指数等症状体征的评分和以及ABI、血流变的监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临床症状方面,治疗后两组间皮温、皮色、疼痛、跛行指数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麻木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ABI值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在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通脉丸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足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