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脉丸治疗阳虚血瘀型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6h】

通脉丸治疗阳虚血瘀型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观察对象

2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标准

3 分组、用药及疗程

4 观察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6.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对ASO患者皮温、皮色的影响(表3)

2 治疗前后疼痛值的变化及疼痛疗效评定(表4,表5)

3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表6)

4 对ABI的影响(表7)

5 疗效比较 (表8)

6 不良反应

理论探讨

1 传统医学对脱疽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脱疽的认识

3 传统“调络”与现代“微循环”之间的关系

4 导师学术思想研究

5 通脉丸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机理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通脉丸治疗阳虚血瘀型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的临床研究,探讨中药治疗ASO的疗效和机理。本文是以崔公让老师的临床经验所总结出来的通脉丸为治疗方剂,观察该制剂对ASO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以及对血流变指标和肱踝比的影响,以评价通脉丸治疗阳虚血瘀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机制及其客观疗效,并在“病在血者,调之于络”的治则指导下,探讨中医的“血瘀证”、“络脉病”和现代医学的微循环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ASO提供依据,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方法:本课题共观察对象60例,病情I期33例,II期27例。所选病人均属阳虚血瘀型患者。其中门诊病人40例,住院病人20例,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4.33士7.21岁,病程3月~20年,平均病程8.01士4.25年。按照平行,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0.9%生理盐水注射液 250ml 加入前列地尔注射液 10ug,每日静脉滴注,日一次;5%葡萄糖 250ml 加入注射用血栓通 3g,每日静脉滴注,日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脉丸,每次 10g,每日 3 次,口服,余治疗方案同对照组。两周为一疗程,1疗程后休息3~5天,共治疗三个疗程。在治疗前后进行疼痛、皮温、皮色症状体征的评分和血流变指标以及ABI的监测,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皮温、皮色进行疗效评定,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皮温改善明显(P<0.05),皮色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流变学指标进行疗效评定,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两组均能改善下肢微循环的病理改变;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与对照组相比,通脉丸组能更明显地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的异常情况。治疗后两组间ABI值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通脉丸组能明显改善患者ABI的异常情况。在总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1.通脉丸具有通络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使肢体末梢循环血供增加,缓解疼痛、改善皮温,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2.通脉丸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微循环状态,增加缺血肢体血流量,改善缺氧及局部缺血症状,使患者的ABI值降低。3.通脉丸中的活血化瘀药物可降低血粘度,有效改善血液的流动性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变水平,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4.中医的血瘀证、络脉病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5.通过通络化瘀、改善微循环的方法能明显改善ASO的临床症状及异常指标。证实了崔公让教授“病在血者,调之于络”治则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