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职业倦怠视角下SR公司激励对策研究
【6h】

职业倦怠视角下SR公司激励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3 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1 技术思路

1.5.2 技术路线图

2 定义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定义及概念

2.1.1 职业倦怠

2.1.2 激励

2.2 职业倦怠的测量

2.2.1 MBI测量表

2.2.2 BM测量表

2.2.3 OLBI测量表

2.2.4 Shirom-Melamed枯竭量表(SMBM)

2.3 职业倦怠理论

2.3.1 工作匹配理论

2.3.2 资源存储理论

2.3.3 Pines 的倦怠理论

2.4 国外研究综述

2.5 国内研究综述

2.5.1 职业倦怠的界定

2.5.2 职业倦怠的测量

2.5.3 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

2.5.4 企业职业倦怠的研究

3 SR公司基本情况及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3.1 SR公司基本情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部门及人员构成

3.1.3 员工职业倦怠表现

3.2 职业倦怠调查方法及内容

3.2.1 调查问卷

3.2.2 实地访谈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3.3.3 描述性分析

3.3.4 相关性分析

3.4 调查问卷样本及数据

3.5 信度分析

3.6 效度分析

3.7 描述性统计

3.8 相关性分析

3.9 分析小结

4 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4.1 个人层面

4.1.1 自身期望过高

4.1.2 身体及心理素质不高

4.2 组织层面

4.2.1 工作压力大

4.2.2 职责不清晰

4.2.3 晋升制度不完善

4.2.4 企业制度不完善或不够合理

4.2.5 单位督查检查太多

4.3 互动层面

4.3.1 工作资源获取度低

4.3.2 部门间存在壁垒

4.3.3 企业层面沟通较少

5 SR公司员工激励对策建议

5.1 激励理论对职业倦怠的解读

5.2 对策制定的原则

5.3 激励对策

5.3.1 个人形成合理的期望值

5.3.2 关注员工身体及心理健康

5.3.3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5.3.4 完善的竞争晋升机制

5.3.5 完善不足或不适应的制度

5.3.6 精简督查检查活动

5.3.7 赋予员工适当的工作自主权

5.3.8 齐头并进解决部门壁垒

5.3.9 建立良好沟通互动氛围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6.3 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罗艺;

  •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秦黎;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S9TS8;
  • 关键词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2:0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