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肝方联合射波刀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AFP及VEGF水平的影响
【6h】

益肝方联合射波刀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AFP及VEGF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1.2 肝癌的病因病机

1.3 肝癌治疗现状

2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7 样本量估算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治疗方案

2.2.3 观察指标

2.2.4 疗效评价标准

2.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3.2 两组外周血清AFP和VEGF变化

2.3.3 两组临床证候积分改善率比较

2.3.4 两组生活质量状况KPS评分比较

2.3.5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2.3.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射波刀精准放疗技术

3.2 益肝方

3.2.1 中医对肝癌的辨证论治认识

3.2.2 益肝方治疗肝癌的作用

3.3 甲胎蛋白AFP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3.4 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近况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益肝方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益肝方联合射波刀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AFP及VEGF水平的影响,评价益肝方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寻求最佳治疗方法。  方法:把符合入组条件的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益肝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照组单纯射波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AFP和VEGF水平变化,生活质量状况评分(KPS评分),临床证候积分改善率,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2)外周血清AFP和VEGF变化:两组治疗后2个月外周血清AFP值和VEGF值较治疗前下降,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证候积分改善率:治疗组临床证候积分改善率为95.8%,对照组临床证候积分改善率为8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状况(KP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活质量状况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两组治疗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5.0%,治疗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发生率:消化道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方面,两组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率为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肝方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够降低患者血清AFP和VEGF水平、改善患者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减少放疗后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近期疗效肯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谢培生;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白广德;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益肝方,射波刀,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