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肠息肉中医辩证论治的专家调查与研究
【6h】

结肠息肉中医辩证论治的专家调查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结肠息肉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1.2 结肠息肉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1.3 专家调查法的研究进展

2 研究方法

2.1 组建预测小组

2.2 第一轮问卷表制作及预调查

2.3 第一轮专家调查

2.4 第二轮问卷表制作及预调查

2.5 第二轮专家调查

3 统计方法

3.1 数据库的建立与整理

3.2 统计与分析

4 技术路线

5 结果

5.1 专家积极系数

5.2 专家基本信息

5.3 中医病名

5.4 病因病机

5.5 临床基本症状

5.6 辨证分型

5.7 辨证标准

5.8 辨证治疗

5.9 疗效评定标准

6 讨论

6.1 调研方法的选择

6.2 研究结果分析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5 本课题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结肠息肉中医辨证论治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2:结肠息肉中医辨证论治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3:结肠息肉中医辨证论治专家共识意见(初稿)

综述 结肠息肉中医药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运用Delphi(德尔菲)法,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对结肠息肉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症状、辨证分型、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专家调查分析,筛选、优化和完善各项指标,为结肠息肉的中医辨证论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制定较为合理的结肠息肉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方法:在前期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大肠息肉(结肠息肉)诊疗方案”,遵循德尔菲(Delphi)法原则,经过预调查设计第一轮调查问卷,向国内18个省(市)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家进行调查。请专家根据诊治结肠息肉临床经验,采用三级评分法对指标合理性、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对回收的第一轮问卷所获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对第一轮各项指标进行删减、拆分、合并,经过预调查形成第二轮调查问卷,再次向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家进行咨询。问卷回收结果采用Excel表录入,经核查无误后,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专家积极系数、专家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诊疗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采用频数分析。   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调查,从问卷回收情况来看,两轮问卷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55%、100%,提示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性高;从专业分布来看,两轮问卷中的专家均从事中医或中西医脾胃病专业,且均是副高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均≥10年,说明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和权威性;两轮问卷均删除了不重要百分比≥50%的条目、删除变异系数CV大于等于0.7、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差的条目。初步形成结肠息肉中医辨证论治专家共识意见。   结论:Delphi(德尔菲)法应用于中医辨证论治规范化研究中,充分发挥了专家的临床经验与专业学术知识的方法,即保留了中医独有的经验学特色,又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可以初步建立结肠息肉中医辨证论治标准,为将来结肠息肉的中医临床研究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积极地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