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椎间盘髓核组织导致大鼠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6h】

椎间盘髓核组织导致大鼠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建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模型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主要仪器、药品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髓核对大鼠自身免疫及神经根损伤的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和药物

2.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目前是临床上的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传统的观点认为,腰椎间盘髓核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是导致腰腿痛的原因。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髓核在不压迫神经根的情况下,可以导致神经根损伤,从而引起腰腿痛,其机制主要以“化学性神经根炎、自身免疫反应”学说为主。但其中“自身免疫反应”学说目前争议仍较大,有学者认为髓核做为自身组织不会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探讨自体髓核是否会引起人体免疫应答反应。本课题以大鼠作为研究对象,用大鼠自体与异体髓核分别制作非压迫性椎间盘突出模型,其中对其必然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大鼠同种异体髓核组织进行免疫刺激反应,并且对其机械刺激缩爪值的测定及血清IgM、IgG的检测,及其神经根组织学上的变化,与自体髓核组织所引起的相关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来证明自体髓核可以引起人体免疫应答反应。   方法:   ①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建立:选择雄性SD大鼠16只,体重300g左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自体髓核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各组8只,并进行编号。在麻醉常规消毒下切断大鼠尾部,自体髓核组从切除的尾部取出5个髓核组织,并与50μl生理盐水和30μ12%利多卡因注射液充分混合,配成自体髓核混悬液,然后采用大鼠腰4/5硬膜外穿刺注射法,注射髓核混悬液制作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模型。采用自制测定器测定大鼠后肢基础缩爪阈值及穿刺成功术后第1、4、7、10天的缩爪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②髓核对大鼠自身免疫及神经根损伤的研究:选择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300g左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自体髓核组、异体髓核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各组8只,并统一进行编号。在麻醉常规消毒下切断大鼠尾部,自体髓核组及异体髓核组分别从切除的尾部取出5个髓核组织,并与50μl生理盐水和30μ12%利多卡因注射液充分混合,配成自体和异体髓核混悬液,然后采用大鼠腰4/5硬膜外穿刺注射法,注射髓核混悬液制作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模型。采用自制测定器测定大鼠后肢基础缩爪阈值及造模成功术后第1、4、7天的缩爪值,术后第8天采用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法获得外周静脉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清中IgM、IgG的含量,并在取完血清标本后切取腰4神经根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   ①通过采用硬膜外腰椎穿刺注射法制作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模型,术后大鼠活动频率减少,出现发复舔后爪的现象,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②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测的不同时间的缩爪值,自体髓核组与异体髓核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73),自体髓核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髓核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外周血IgG、IgM含量,自体髓核组与异体髓核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体髓核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髓核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生理盐水组神经神经组织形态正常,自体髓核组可见轴突肿胀,雪旺细胞增多,异体髓核组可见水肿明显,轴突肿胀明显,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结论:本实验采用大鼠硬膜外穿刺注射法制作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再一次证明了此种方法简便、可行、廉价。通过研究表明,自体髓核组与异体髓核组所测得的缩爪值及血清IgG、IgM的含量统计学上均无明显差异,证明自体髓核可引起自身的免疫反应,引起神经根的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