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安徽方志研究
【6h】

清代安徽方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背景分析

一、历史地理环境

二、清代安徽行政区划的变革⑧

三、源远流长的修志传统

四、清代安徽方志发展的现实依据

第二章 清代安徽修志概述

一、清代安徽修志的时间脉络及特点

二、清代安徽修志之地域分布及概况

第三章清代安徽修志的组织管理

一、修志制度和修志机构

二、修志群体与职责分工

三、工作方法与经费筹集

第四章 清代安徽方志编纂的理论与体例

一、方志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方志的体例、结构与类型

第五章 清代安徽方志的学术价值

一、方志的史料价值

二、方志的文献学价值

第六章 清代安徽方志的比较研究

一、方志比较研究的方法和内容①

二、方志的比较研究

余论

一、清代安徽方志的地位和特点

二、清代安徽方志所体现的内涵

三、关于清代安徽方志的收藏和利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方志综合记述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献。方志滥觞于先秦,秦汉以后日渐成长,至宋元时体例趋于完善,明代继续发展,清代空前繁荣。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历代所修方志数量和种类都很多,尽管散佚严重,但传世者仍然不少。安徽的修志历史源远流长,是全国修志较多的省份之一,尤其是清代,安徽所修方志数量大,种类多,体例完善,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清代安徽方志的全面考察,就对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的整理和开发利用,发挥其在当今科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文的绪论部分对民国初年以来方志的研究作学术史回顾。概述百年来专家学者关于方志研究的成果,分析了安徽方志研究方面的成就和薄弱环节,及其加强清代安徽方志研究的重大意义。本选题的学术价值在于以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方志学、社会学的多种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清代安徽方志作较为全面的考察,以期弥补安徽方志研究的不足。
  第一部分为清代安徽方志发展的背景分析。主要从安徽历史地理环境,历史上的修志传统,清代各级政府的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梳理了清代安徽行政区划的变革过程。
  第二部分对清代安徽修志概况作了综述。清代是安徽方志发展的重要时期,上自省府,下至乡镇,莫不有志,但发展呈阶段性特点,地域差异较大。本部分分顺治、康熙至道光、同治至宣统三个时期和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区域进行概述,分析了清代安徽方志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纂修状况及特点,以探寻方志发展的规律。
  第三部分对清代安徽方志的编纂组织进行探讨。主要从方志的编修制度、修志机构的建立、修志方法、经费来源、纂修人员的构成及分工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当时方志编纂的组织管理状况,使今人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第四部分为清代安徽方志理论和体例的研究。本部分首先从志书序、跋、凡例及一些专门论述中进行研究,探讨有关方志的定义、性质、起源、功用及史志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方志的编纂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着力考察清代安徽方志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情况,并对方志体例类型、体裁形式等进行归纳分析,探索方志体例的演变情况。另外,本部分对清代安徽方志的结构内容,以及志书的类型和流派予以分析,以考察方志纂修者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学识水平对方志类型的影响。
  第五部分对清代安徽方志的学术价值进行分析。清代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尤其是晚清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巨变,这些变化在方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所以这个时期方志的内容极其丰富,史料价值也很高。本部分主要对蕴涵在清代方志中的史料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技、社会生活、宗教、自然灾害、人物事迹等方面的情况,为今天的科学研究及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从文献学的角度对方志进行了考察,了解方志资料在考补、辑佚、目录、编纂学等方面的价值。
  第六部分为清代安徽方志的比较研究。方志的比较研究是旧志研究的薄弱环节。本部分对清代安徽方志进行较为全面的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主要是不同时期方志之间的比较研究,包括与明代、民国时期方志的比较;区域方志之间的比较研究,包括省内不同区域方志的比较、跨省区域方志的比较。比较研究是看共性、看差异、看特点、看精华,目的是把清代安徽方志的研究推向深入。
  余论部分主要对清代安徽方志的历史地位、特点、文化内涵、精神实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安徽方志的集藏、整理及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希冀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而保护好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