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与产业内生机制的研究
【6h】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与产业内生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

1.4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第二章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及产业内生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理论内涵

2.2产业内生的理论阐述

第三章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现状分析

3.1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所处阶段的总体判断

3.2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产业内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1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产业内生的必要性

4.2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产业内生的可行性

第五章培育产业内生机制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对策研究

5.1实施产业标准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2加快专业园建设,实现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5.3 探索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5.4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高新区自建立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水平,年均增长率超过20%。高新区主要依靠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实现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从经济增长的实质来看,高新区的发展是以外延式扩张为主。但是,受高新区规划土地和发展空间的限制,加上各类开发区优惠条件趋同,使得高新区政策优势减弱,导致了我国高新区这种外延式增长的空间受限。科技部根据国家高新区新的发展形势,适时提出了高新区“二次创业”。
  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实质是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自主发展,转变外资强、内资弱的经济结构,使高新区由初期的引进创新型发展模式向自主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型,成为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二次创业的基本要求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从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要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建设转变;三是大力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四是推动产业规模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变;五是要从逐步的、积累式的改革向建立适应社会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转变。
  产业内生是指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创新的驱动下,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涌现出一大批与原有产业相关的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行为不仅完整覆盖了原有产业的整个链条,而且延长了原有产业的链条。产业内生表现为原有产业升级和新产业的出现。本文从模块化、产业集群、风险投资三个视角分析产业内生。首先,对于高新区而言,模块化可以将区内很多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调动起来,使高新区外的企业也能参与模块化分工,产生专业化优势,使企业之间形成网络层级结构,增加高新区内企业创新的灵活性。模块化在提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衍生出一些新的企业。其次,产业集群具有促进创新的能力。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频繁的交流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改善了企业的学习曲线,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并可以降低企业学习成本,使得新产品不断出现。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成本。最后,风险投资有利于有效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缩短转化周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较快的速度实现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风险投资促进创新的活动开展,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加快高新区产业的升级。
  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可以分为要素群集阶段、产业主导阶段、创新突破阶段、财富凝聚阶段四个阶段。二次创业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换开始,到创新突破阶段基本完成为止,是从引进创新型向自主创新型的转换。我国高新区在二次创业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创新能力薄弱;高新区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风险投资体系不完善;高新区产业结构趋同等。
  我国高新区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但是这种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高新区需要探索新的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因此在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有必要研究产业内生。同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长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成长优势的新兴产业正在形成,一批高技术孵化基地正在迅速崛起,吸引大量创新资源、创新人才。这些因素的出现使得在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培育产业内生是可行性的。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产业内生机制的培育着重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其一实施产业标准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其二加快专业园建设,实现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其三探索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