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南地区猪伪狂犬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YC株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初步研究
【6h】

华南地区猪伪狂犬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YC株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以造成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猪伪狂犬病毒属于A型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型,基因缺失的弱毒疫苗是目前对该病进行防控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拟对华南地区猪群中的猪伪狂犬病毒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在猪群中的流行情况,同时分离伪狂犬的流行毒株,筛选出可以在细胞内高滴度增殖的病毒株,制备安全、高效的灭活疫苗,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手段。  本研究采集了从 2013~2014 年间华南地区 4 个省份来自 99 个猪场的临床样品(脑、扁桃体、淋巴结和胎衣等),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检猪场平均阳性率为29.3%,说明猪伪狂犬在华南地区猪群中广泛流行,感染率较高,这为及时掌握华南地区PRV野毒的流行变异情况提供了依据。  随后将PCR检测的阳性样品接种至MARC-145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并通过测序证实成功分离到6株伪狂犬病毒,分别命名为YC、ST、FL、BE、SY和YQ。分别扩增6个毒株gE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测序,结果显示gE基因全长为1740 bp,进一步对6个毒株的 gE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6个分离株之间 gE 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 98.1%~99.8% 。所有分离株位于同一个分支之上,表明分离株之间的进化关系较近,但与早前的欧美毒株则处于不同的分支之上。YC 株对猪的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攻毒后第二天即可引起猪只体温升高;攻毒后第 6 天,攻毒组所有猪只死亡,表明 YC 株对猪呈现高致病性,剖检病理变化包括肺脏出血、脑部充血和出血、肝脏有白色坏死点、扁桃体有化脓性病灶等。  为了制备猪伪狂犬 gE 基因缺失灭活疫苗,通过与流行毒株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我们选择YC株作为疫苗候选毒株,并敲除其gE基因用于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制备。结果显示,制备的 gE 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物理性状稳定,符合灭活苗成品检验的相关要求。免疫攻毒保护实验表明,本研究制备的 gE 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免疫猪只两次后可对猪只产生完全保护,为猪伪狂犬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